钟海(右一)一有时间就会去看看医生的工作情况他仅小学三年级文化,且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但他却创办了广西首家设在边远山区的民营综合性医院。由于连年亏本,曾被朋友笑称他“外行领导内行失败的典型”。还因一名孕妇住院没钱给,仅象征性给了他1元钱,而被人笑称为“1元医院院长”。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当初的梦想,希望这家医院能让他爷爷“救死扶伤”的遗志一直传承下去。他就是北流市六麻镇大旺村的农民钟海。
医院亏本经营,但“永远不会把医院搬进城里”
钟海一直在深圳做生意,创办“大旺医院”是在2002年。那年,他回家办事,听说村里一名孕妇由于难产,送往医院路上不幸去世,这事让他伤心了很久。“从六麻镇到北流市区,约50多公里路,加上那时的路不好走,一趟至少要2小时。”钟海说,如果遇上什么急病,这段路程还真耗不起,所以产生了在村里办一所医院的想法。
“如果你的医院不搬进城里,就将永远亏本下去!”这是钟海办医院第3个年头时,一名好朋友给他的“忠告”。那时,这名好朋友开着汽车来看望他,由于路难走,扎了3条轮胎,“到底谁会来这样的鬼地方看病!”朋友甚至已经帮他在城里找好了办医院的位置,但钟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番好意,“我永远不会把医院搬进城里。”
“如果为了赚钱,我就不会选择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钟海说,办医院几年后,“亏本经营”的名声几乎成了他身边朋友的一个笑话。曾有一家省级电视台主动约访他,说可以帮着做一些宣传,但他一口回绝了,“宣传我这家医院没有任何意思,我这面对的都是周边经济不宽裕的村民,有经济条件,谁看病不往大医院跑?”
行医世家,回家办医院继承爷爷遗志
“我办这家医院,是想继承家族行医的传统。”钟海告诉记者,他爷爷解放前是村里的郎中,村里至今仍传颂着其医术高明的美名。爷爷在临死前,希望父亲日后能继续行医。父亲在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报读医学,继承了爷爷的遗志。
钟海读到小学三年级被迫辍学,至今仍对自己未能走上学医之路抱以深深的遗憾。产生办医院的想法后,就算任何反对的声音,也没能动摇他的决心。办医院时,他在深圳的生意正忙得脱不开身,但他还是丢下生意为筹建的事情奔忙。“生意场上的朋友一听说我要回家办医院,都认为我是一时头脑发热。”
医院开办8年,年年亏本,有人笑钟海,你在深圳赚钱,在家里亏钱,这是最和谐的“生态平衡”。但钟海却从未想过退缩,“我的坚持现在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许外人不知道,祖业的传承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帮助难产孕妇,意外获“1元医院院长”外号
2005年12月,陆川县平乐镇三安村的村民樊开振由于家里贫穷,妻子临产不敢往大医院跑,便用自行车载着妻子陈丽容来到大旺医院。“产科医师检查发现孕妇有难产的情况,需转到大医院。”钟海说,但家属因为缺钱坚决不同意转院。最后请示上级获得批准后,马上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孕妇分娩。
全院26名医生,分三班轮流看护,最终孕妇成功分娩下一名男婴,几天后母子安全出院。“出院时,他们兜里的钱不到50元,最后医院决定免收费用,还派人送他们一家三口回家。”钟海说,家属非常感动,到家后实在过意不去,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1元纸币交给了医生。钟海“1元医院院长”的外号由此而来。
每年超过20万元医药费收不上来,但依然坚持
有一次,医院接到一名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伤者,做建筑工时不小心从高处跌落,由工友送到医院,当时已不省人事,身上没有一分钱。钟海获悉情况后,马上组织医生成立抢救小组,足足救治了3天3夜,才把伤者救过来,之后还住院治疗了20多天。后来伤者父亲来到医院时,身上仅有600元钱,回家的车费也在内了。钟海知道伤者条件困难后,不但免去伤者所有的医药费,还给了他们几百元钱作车费。伤者康复后,不远千里给医院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像这样收不上医药费的情况,每年至少有几十起。”钟海说,医院每年都有超过20万元的医药费收不上来。“很多病人虽然欠着医药费,但他们都心存感激,逢年过节就给我送鸡、送鸭或是送水果,有时还送来自己种的农产品,表达谢意。”
“直到现在还经常有朋友劝我把医院搬到城里,但我从没动心过。”钟海说,搬到城里肯定能赚钱,但办医院的初衷并不是赚钱,真正要赚钱,一开始就不会在这么边远的山村里投入这么多钱建这所医院了。
有一次,北流市一名领导给钟海打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感谢他的对病患者的无私救助。钟海说:“这些,都是我把医院办下去的动力。”
新闻推荐
诗坛“黑皮书” 一不留神“黑”了18年 《漆》诗刊总第14期新鲜出炉
本报讯(记者曾昶)“我们无法为生活镀金,但可以为生活上漆!”创刊于1999年北流市的一本黑漆漆的诗歌民刊《漆》,因其封面黑不溜秋,一直被视为诗坛“黑皮书”。如今,这本以“黑”出名的民刊,一不留神就办了...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