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遗落的碎砾陶片。▲残缺的碗砾碗模。▲古瓷窑的窑道,如今野草萋萋。岭垌古瓷窑址位于北流市平政镇岭垌村境内,是宋代时期生产瓷器的窑群,它规模大,分布广,烧制技术高,工艺精美,可与当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相媲美。1982年,该窑址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记者前往一探古窑遗址。
古窑被荒草覆盖,沉默承受沧桑
在平政镇政府办主任黄良志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岭垌村山坡上的岭垌窑址,路口,一块“广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格外醒目。
古瓷窑遗址上,建造了一个巨大铁棚将其遮盖起来,铁棚的地面铺满了沙土。“这里是古瓷窑的窑口,为了防止人畜践踏和防盗挖,特地铺上沙子来保护。”黄主任介绍说。窑口遗址目测长度约10米,面积约30多平方米。铁棚周边长满了浓密的竹子,清幽而寂静,仿佛在守护那些尘封往事。
铁棚的边沿堆满残损的瓦片,“这些都是碗模的碎片。”黄主任介绍说,碗具就是在碗胚做好后,放进碗模里,再放进瓷窑里烧制而成。记者从地上捡起一只较为完整的碗模,从它的断裂面看到,里面有较粗大的沙子,颜色呈棕红色,整个碗模透出一股拙朴,似乎手掌还能感觉到它的余温。
“看,这条便是古代瓷窑的窑道。”黄主任指着一条像岭壕的长满野草的山沟说。记者顺着指向走入其中欲感受一番,但挡在路前的野草跋扈地带走了窑道的历史体味。慢慢拨开野草,隐约可见窑道两边排列着一个个宽约30厘米的缺口,岭垌村主任黄衍瑞说,这些缺口就是当年瓷窑的烧火口。再仔细看,窑道两边还凿有一级级的阶梯,“这是当年人们在烧瓷窑时,担木柴直上窑道各个烧火孔的人行道。”
这条窑道一直通到山顶,总长达百米。窑道两边散落着许多碎瓷片,瓷片上没有任何符号,只静默地承受沧桑。离古瓷窑遗址约1公里的地方便是岭垌河。黄主任介绍说,这条岭垌河直通梧州,当年烧制出来的陶瓷用品就是通过岭垌河运往梧州,再从梧州运往广州、南洋等地。可以说,这条岭垌河带旺了这个古窑。
据悉,在平政镇的岭垌、岭南村共有99个这样的古瓷窑遗址。
被誉为“中国瓷都”景德镇的陪都
北流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千年瓷乡”的美誉。北流陶瓷兴盛于宋朝,而真正让北流制瓷技艺出现质的飞跃的是在宋末。那时元兵南下,大批中原难民涌入两广,他们之中不乏制瓷艺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制瓷技术。北流各地的瓷窑博取众长,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质量显著提高,烧制出大量温影青瓷(青白瓷),温润如玉且造型各异、风格独特。
从北流岭垌窑的庞大窑炉遗址可以猜测,当年的窑户不可能亦窑亦农,更不是单家独户的小生产者所能经营。在北流的一些窑址出土的大量废品中,便刻有许多姓氏名别,如林、程、马、周、李一、陈二、刘三、赵四等;或刻有三、六、九、十二、百、千等数字,是各家各户或工匠们所完成的生产额;还刻有诸如“刘五盘子”、“陈小八郎”、“梁七郎”款类的,这些应是定货生产的产品。
北流岭垌窑址为世人所知,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当时广西区博物馆一个名叫韦仁义的工作人员闻知北流岭垌村山上有很多陶片,循讯而至,果然发现漫山遍野的陶片。他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这些陶片为古代瓷窑所遗留。在和村里的老人交谈时他还得知,1952年村小学教师朱德三在田间劳作,挖到一只小瓦缸。于是,韦仁义特地找到朱德三的后人,见到了这只碗模,碗模上清晰地现出“绍兴二年壬戌岁梁二郎号记”12个清晰圆润的字样。韦仁义考察得知,“绍兴”是宋代的年号,“绍兴二年”即公元1132年。原来岭垌村竟是宋代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这个发现惊动了业界。不久,博物馆专门组织专家对岭垌古瓷窑进行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考察专家在朱德三后人指认当年朱德三发现碗模的地方进行挖掘,结果发现了有“宣和三年”、“绍兴十年”、“乾道六年”、“淳熙四年”等年款的瓷器印花模,还有碗、盆、杯、碟等数百件瓷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岭垌村的村民林宝以在一座古瓷窑旁发现一只有“开禧丁卯腊月陵水何绍先掘工”字样的瓷器印模。几年之后,岭垌小学学生窦东元在岭垌圩头河岸又拾到一只有“南宋嘉定元年李五郎制”字样的精美雕花纹碗模。据说与其相同类型的碗模全国也仅出土数只,这引起了陶瓷考古界的重视。
不久,区内外数十名考古界的权威专家到岭垌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考古挖掘,挖出了数千件宋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生产的陶瓷器和数件弥足珍贵的陶瓷模具。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教授认为,岭垌古窑挖掘出大量影青瓷器,生产时间大多在南宋中后期,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广西出土的陶瓷器》一书如是介绍:北流河流域宋代生产的影青瓷与景德镇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蓝之誉,可以说北流河流域的瓷窑群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陪都。
关于岭垌瓷窑的民间传说
关于北流古瓷窑还有一个传说。宋朝中期,一个十四五岁的外乡少年流落到北流岭垌村讨生活,由于他聪明能干,处事踏实,获得一名窑主的赏识,后来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后来窑主在一场大病中卧床不起,这个外乡女婿便负起了瓷窑的经营重担。
他胸有大志,发誓要将瓷窑做大做强。他远赴广东、江西等地拜师学艺,不出两年,便掌握了一手高超的制瓷技艺。回到北流后,这个年轻人精心烧制了一窑瓷碗,要用这一窑产品打出名堂,扬名整个岭垌。
开窑那天,他从窑口取出第一只碗,惊喜不已:瓷碗釉彩浓厚,胎质细腻,坚硬致密,手感光滑,;碗中所画荷花灿烂,荷叶茂盛,蝴蝶在花间飞舞,旁边几根芦苇袅袅娜娜。他心花怒放,觉得自己将凭借这一窑的瓷碗,赢得生前身后名,至于赚个盆满钵满,那已是顺理成章的事。他捧着这只瓷碗,飞快地跑到妻子跟前报喜。
没想到,他那聪明贤惠的妻子一见这只瓷碗,大惊失色,恐慌异常,抢过瓷碗摔到地上,看到碎瓷片四溅,这才捂着胸口对丈夫说:你马上去把瓷窑封起来,越快越好!年轻人不明就里,但看到妻子如此惊恐,只得照做,以最快速度去把窑口封住。
原来,年轻人的妻子看到他的瓷碗烧制得精美绝伦,觉得要是让朝廷知道后,必定会被指定为贡品,而他们的瓷窑并不大,如果到时做不出朝廷所指定的数量,必将遭到砍头。因此让丈夫马上封起瓷窑。
为了远离是非,当天晚上,年轻人便在妻子的提议下,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妻子一起远走高飞了。当地其他窑主获知情况后,也一直不敢打开这个瓷窑,生怕惹来麻烦。据说,这窑瓷碗最后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被盗挖,运到南洋去卖大钱了。
新闻推荐
班车上塞满了幼儿。...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