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在工作中他个子消瘦,虽没有豪言壮举,没有精彩履历,但他却能让一间一穷二白的学校“起死回生”,他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无论是执教的班级还是管理的学校,均成为佼佼者。他就是北流市六靖镇乡村小学校长的“领军人物”——六靖镇西山运荣小学校长李永杰。
毕业后毅然回乡,小山村创出大舞台
1991年7月,李永杰从玉林师专毕业,不少同学或留城任教,或到初中任职,让许多人都羡慕。但李永杰对城市生活没有半点眷恋,毅然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家乡北流市六靖镇。
他被安排到边远的六靖镇旺坡小学任教。面对艰苦的环境,他没有唉声叹气,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小山村一样能创出人生大舞台。凭着扎实的教学功底、专业的学科知识,李永杰在教学上很快便轻车熟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他清晰的教学思路和丰富的学识,常常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乐游忘返。
当年秋季期,在镇数学学科竞赛中,李永杰担任的两个班数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不久,李永杰这匹动力十足的“千里马”便被六靖镇教育组领导“相中”,他被抽调到镇中心小学担任当时中南五省区数学科竞赛的指导老师,负责培养从各村小学择优抽调组成的“尖子生班”。
李永杰深知肩头担子重,每天查资料、编试题、分类深入备课等,忙个不停。辛勤没有白费,在接下来的中南五省区数学科竞赛中,李永杰教的尖子班力压群雄,荣获一等奖。1992年,李永杰被直接任命为水冲小学教导主任,因成绩突出,次年又被破格提升为水冲小学副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当了校长,就全力造福群众子弟
20年间,李永杰先后在水冲、云罗、大坡几间小学任过校长,每到一处,学校无论是教学还是学风,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均有质的飞跃。
2007年春季期,李永杰被调到大坡村小学任校长。当时的大坡社会闲散人员较多,孩子们耳闻目睹下颇受影响,脏话连篇,无心向学,还时有打架现象发生,令老师们十分头痛。李永杰任校长后迎难而上,他与当地村公所及镇派出所联系,对故意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的社会闲散人员先教育,再犯即果断报警,有力震慑了其嚣张气焰,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趋于正常,师生上课不再担惊受怕,乐教乐学劲头倍增。
此外,为解决学校大班额,李永杰多次奔走于上级教育部门,终于争取到了60多万元教学楼建设资金,并于2012年开春动工兴建新教学楼,当年年底便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困扰师生多年的教室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大坡村父老乡亲及师生无不欢欣鼓舞。
2012年秋季期,由于工作需要,李永杰被调派到西山小学任校长。上任一学期里,他施行一系列改革,使学校教学成绩一举跃升全镇前列。2014年是西山小学“脱胎换骨”的一年,由该村村头组、现任广东鸿顺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运荣捐资2380万元,按国家一级学校标准打造的全新“六靖镇西山运荣小学”开始改建。期间,李永杰协调村委会找学生安置点,配合李运荣做好学生临时板房,搬运重要教学设施设备安放……待旧学校拆除后,他还就新校区的规划布局向李运荣提出建议。今年3月,这所总建筑面积7383.8平方米的全新学校用时不到一年便竣工投入使用。
顶“名校”光环,创出第一的佳绩
“高大上”的六靖西山运荣小学竣工后,李永杰深知“名校”的压力,若不做出成绩来,愧对李运荣董事长的付出及父老乡亲的期盼。“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这是李永杰的口头禅,更是他治学管理经验的精华浓缩。
所谓“法”便是教学方法。在每次老师会议上,李永杰总会抽时间安排教师的业务学习,把自己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要求老师们结合平时教学的得失,找出存在问题,加以反思解决。
此外,李校长进一步完善了奖教奖学机制,加强了校本研究课的推行,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出外聆听名师大课堂,一方面与教育局教研室取得联系,聘请北流市名校的骨干精英梁光梅、蒙福英两位老师前来结合乡村特色进行示范课教学,通过传经送宝、集体听课、评课,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迅速提升。要是哪个老师教学落伍了,他肯定会“粘”住你不放,常常为你开“小灶”,深入到你的教学班听课,一起找出问题,加以解决。由于李校长“粘”劲十足,老师们都“怕”他。正是这一“粘”一“怕”,老师们都习惯了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取长补短,加强备课交流,从而形成了一股合力。
2015年春季期期末,在六靖镇中心学校举行的语文、数学科质量检测中,西山运荣小学的教学成绩以总积分第一的好成绩名列全镇16间乡村小学之首。新的学校,新的成绩,今年6月,李运荣董事长闻悉学校取得开门红,当即向李永杰表示捐款5万元用于发放本次奖教、奖学,令师生们振奋不已。
20多年来出色的工作,使李永杰先后荣获北流市十佳青年教师、北流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目前,西山运荣小学正在全力打造乡贤文化学校,李永杰谦虚地说,“成绩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小小的‘车头\’作用,未来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做细做实”。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