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回到北流,罗统荣在姑姑店里帮忙辞去暑假工,与父母依依惜别,18日,罗统荣从深圳回到老家北流市大伦镇姑姑罗惠琼的家。
20多年来,罗统荣的父母一直在深圳打工,甚少回家,把罗统荣和妹妹交由姑姑照顾。每年寒暑假,罗统荣兄妹就会到深圳与父母团聚。这样的候鸟生活,他早已习以为常。不过,今年这个暑假,他过得特别不容易,填了高考志愿,他又一次去了深圳,除了与父母相聚,更多时间是打暑假工。每天日晒雨淋,10多天时间,他晒脱两层皮,暴瘦6公斤。
20年来,一家六口甚少团聚
罗统荣在北流不是没有家,但由于长期无人居住,他家的二层毛坯房早已结满蜘蛛网,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罗统荣的父亲罗昭茂先天声带有问题,吐字不清,读书不多,加上肢体残疾(二级残疾),劳动力低下。1988年,他与妻子农月花背井离乡,前往深圳闯荡。
初到深圳,夫妻俩工作不固定,换了好几份散工,后来干脆摆地摊卖水果。由于收入不高,夫妻俩为了节省路费,甚至逢年过节都不回北流。生活艰辛,让他们无暇照顾自己的4个儿女,老大罗水旺在襁褓中就被送到南宁,跟外公、外婆生活,老二罗海荣在北流老家,由爷爷照顾,老三罗统荣、老四罗燕是在深圳出生的,跟着父母在深圳生活。
就这样,全家6口人分居深圳、南宁、北流三处。新春佳节,别人一家欢喜团圆,罗昭茂一家却饱受相思之苦。20年来,他们家甚少团圆。
姑姑尽心,兄妹仨先后考上大学
爷爷去世后,老二罗海荣从初二开始跟随姑姑罗惠琼生活。罗惠琼的丈夫是大伦农场职工,她在大伦镇上租铺面经营猪饲料,生活相对宽裕。
罗统荣和妹妹罗燕到了入学年龄,在深圳上不起学,也回到北流,寄居在姑姑家。罗惠琼养育两个儿子,负担也不小,可对待这几个侄儿侄女,她一直视若己出,尽心照顾。
在罗惠琼的悉心照顾下,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罗家三兄妹学习十分自觉、刻苦,成绩优异,先后考上大学。其中,今年22岁的罗海荣2013年考取西北师范大学,21岁的罗统荣、18岁的罗燕今年同时参加高考,分别考取淮北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侄儿、侄女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罗惠琼由衷替他们感到高兴。
说起姑姑罗惠琼的好,罗统荣一个劲地夸赞。罗统荣说,他考上玉林一中,是姑姑不辞辛苦带他去学校,帮他办理入学报到事宜的。高中三年,也是姑姑去参加他的家长会。平时,他基本上一个学期都留宿在学校,姑姑经常打电话给他:“学习怎么样了?”、“生活费够不够花?”……对他嘘寒问暖,鼓励他好好读书。
“我对他们(指罗统荣兄妹三人)好,他们也对我好啊。”罗惠琼笑着说,自己读书少,在学习方面不能帮助侄儿侄女,他们有今天,全靠他们自觉。他们很懂事,放假回到她家,就在店里帮忙,扛饲料、装饲料入袋,什么杂活都干。
暑假打工,10多天晒脱两层皮
填了高考志愿,这个暑假,罗统荣、罗燕兄妹像往年一样,像候鸟一样“飞”到父母身边。除了与父母相聚,主要目的是找一份暑假工,挣大学的学杂费。两人同时考上大学,父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经熟人介绍,罗统荣7月底在深圳一家公司找了一份工,每天走街串巷,检查每个点的消防栓。
花10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罗统荣开始上岗:按照地图标识,找到每一个点的消防栓,用扳手拧开盖子,接上水压器,测量水压,看够不够水压、有没有自来水供应,并对测量数据认真做好编号、登记。
瘦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这是罗统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19日,记者在大伦镇见到他时,他正在姑姑的店铺帮忙,他两个手臂的皮肤由于脱皮变得干干的。罗惠琼让他站到秤上称体重,41公斤,比打工前轻了6公斤。
“我的工资按件计算,检查一个消防栓报酬是6元。”罗统荣说,为多挣点钱,他每天早晨5时许就骑车出门,走街串巷。盛夏的太阳格外毒辣,但他顾不了这么多,一个劲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午匆匆吃过快餐,然后接着干活,直到晚上8时许才收工。吃过晚饭,回公司整理报表,晚上11时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父母处休息。工作辛苦,加上睡眠不足,10多天时间,他晒脱两层皮,瘦了一大圈。
下月初,罗统荣就要启程前往安徽,开启大学之路。他报读的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谈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罗统荣表示,他渴望创业,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的命运。
(记者陈君铭实习生梁周雅希)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