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新闻 音乐新闻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正文

不放弃自己 才是人生赢家

来源:烟台晚报 2018-09-29 09:41   https://www.yybnet.net/

有钱有闲看上去很美

32岁的莲子(化名)的生活非常优渥,她经常会在小姐妹的眼神中读到羡慕。不需要为五斗米折腰的她,每天的生活就是shopping、party、美容、度假……即便有了孩子,体贴的老公也为她雇了保姆,不需要她亲自照看,但优越的物质生活对于莲子来说,只是看上去很美,只有她心里知道自己生活中的苦涩,并不是那些羡慕的眼神能够抹平。

莲子出嫁的时候,丈夫的事业已经做得很大了。“老婆,回家吧,我养你,我不舍得你太辛苦。”这是当初丈夫让她回家时说的话,要赚钱养她的丈夫让她感觉到甜蜜幸福,于是很干脆就辞掉了工作。当时,也有闺蜜规劝她不要轻易放弃工作,但沉浸在幸福中的莲子把这些话都当了耳边风。

再也不用朝九晚五,也不需要为生计发愁,莲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大把的时间用来追剧,追剧无聊了就约上小姐妹去shopping,时不时组织个party,或者买上一张机票天南海北度假。

不出去的时间,追剧之余,莲子的心思就用在了装扮家居了,她的家里布置得气派而不失温馨,看得出每一个细节她都花了不少功夫打理。家保养得好,莲子本人也保养得好,皮肤洁白细腻,比真实年龄看上去要小差不多十岁。虽然莲子年轻美丽、举止优雅,但她的眼神里有丝落寞。“看起来我的生活光鲜亮丽、风光无限,但我始终有一种要被社会抛弃的不安感。”莲子的丈夫以前经常带她出席各种聚会,那时的她很容易就能和丈夫的生意伙伴们打成一片,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和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少,而丈夫带自己出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这让莲子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女儿上了幼儿园以后,莲子决定给自己充充电,以免与社会脱节,与丈夫的差距越来越大,她努力看书读报、上网学习,但她感觉这一切似乎收效甚微。“离开工作的学习,似乎因为没有那么深厚的参与感而感觉更多流于形式。”

有一句话,莲子感同身受:往往我们不是被对手打败了,而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看了《我的前半生》这部全职太太遭遇小三后重出江湖打拼人生的故事,莲子心里对罗子君有深深的心疼。“这生活不是谁依靠谁,谁依附谁,只能自己靠自己,即便做全职太太,也要做一个活得开心的人,要独立,也要有尊严。”莲子说丈夫并没有出轨,给自己的也从来不欠缺尊严,但自己怎么就觉得自己丢掉了什么呢?

嫁入豪门的李嘉欣曾经说:“有的人觉得工作是被迫的、无奈的,是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工作是一种投入、一种学习。人生靠得住的永远只有自己,而不是物质……”或许,莲子丢掉的,正是一种投入的学习,和最可靠的自己。

没有很多钱生活也精彩

全职太太也不全是过着优渥的生活,今年45岁的“辫子”(网名)是为了孩子忍痛放下工作,成为全职太太的。当全职宝妈的这几年,“辫子”的生活比上班时更为辛苦忙碌。

二十几岁的时候,“辫子”就已经拥有让同龄人非常羡慕的工作了。供职于某集团办公室的她,日常处理的是总经理办公室的一些事情和公司的宣传、单位报纸的编辑等等,年轻、美丽、有才情,那时的“辫子”如耀眼的宝石,走到哪里都很闪亮。但是,闪耀的背后,也有很多苦涩,作为总经理的秘书,加上身兼多职,事情比较繁琐,而且经常出差,上下班儿基本上是没有点的。周末公司也会经常有会议。

没有成家的时候,“辫子”觉得这样的工作非常充实,还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她所在的大型国企政策性破产,她也就成了待业人员。原本以她的工作资历、才情,完全可以重新找一份很棒的工作,但这时“辫子”有了宝宝。一想到工作时经常出差、没早没晚,“辫子”就不舍得孩子,干脆就做了全职宝妈。

老公虽然工作不错,但毕竟是上班族,“辫子”不舍得花钱雇保姆,孩子都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老公工作比较忙,所以孩子基本上就是我来带,家里基本所有的一切事情基本上也都是我在打理,不比做一份工作轻松。”孩子小的时候事情多,“辫子”很忙碌很辛苦,也无暇顾及其他。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不需要“全职宝妈”时时刻刻看着他了,“辫子”就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除了每天照顾家。照顾孩子、老公的一日三餐,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涉足微商,也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卖一些产品,后来她又接触了“照片书”设计。“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在多年的全职宝妈之后,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辫子”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做全职宝妈虽然无比忙碌辛苦,“辫子”也并没有让自己的生活枯萎。料理家务、做饭、接孩子送孩子之余,“辫子”享受着在电脑前面设计编排照片书的过程。同时“辫子”也在学习钢琴,每周上一课。繁重的家务和功课,自然压力很大,她给自己选择的放松方式是一有空闲就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海边、小公园、小树林,骑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坐下来看看风景,有时她也会在树林里穿梭,走很远很远,那样的时刻,让她感受到生活是一件很安逸、美好的事情。

专家点评

拥有自我价值感才能拥有幸福

特约心理咨询师郭秀红

这篇由当年的“上海第一网红美人”沈丽君自杀,引发的记者对几位全职太太的采访,也许会给很多女性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也找来几篇相关的文章了解这条新闻,更多看到的是对渣男的控诉,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惋惜,对全职太太的恐惧,对拿一手人生好牌的人选择自杀的震惊:这么一位让多少女人羡慕,有颜值、有名气、嫁入豪门、前程一片大好的励志偶像人物,怎么就走上绝路了呢?假如大家在意的这些外在的光环,也是沈丽君曾经所追求的价值观。那么,我们的价值导向就有待思考了。因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好坏的,不是外在的光环,也不是全职太太或事业女性的身份,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而决定心态的是观念。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大多形成于童年。作为一位女性心理从业者、一位女孩儿的妈妈,在对沈丽君深表哀痛的同时,我想和大家一起从事件中找点对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有价值的东西吧。

沈丽君从婚前对对方是否有婚史都不了解的盲目择偶到婚后放弃事业回归家庭,又在婚姻中深陷痛苦不能自拔,最终走上绝路,这些都是表象,那表象背后的心理成因在哪儿呢?据我的咨询经验:一个人能否从重创中走出来,除了帮他找到自我价值感,就是找到他的社会支持系统了。她有自我、有自我价值感吗?她有社会支持系统吗?文章中,没有她的成长背景,可从遗书的字里行间,我们看不到她的自我价值感,甚至看不到她有自我。没有看到她的亲生父母和亲朋好友在她陷入困境时的情感支持,只看到婆婆、丈夫和孩子,可也缺少精神上的支持。她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显然,沈丽君在二者都缺失的情况下,很难自拔。那她为什么会爱上一位渣男?为什么会在婚姻中一直处于受苦的状态,深陷痛苦不能自拔?亲密关系中,我们可以借鉴点什么呢?

爱一个人是一种冲动的感觉,经常没有理由,相恋8个月就结婚,可以理解。但心理学研究:遇见和相爱的背后都是潜意识中很多信息的综合作用。而潜意识的信息,多是童年储存。比如从小感知不到父母爱的孩子,长大后,别人给他一点爱,他就会放大到爱的海洋。别人对他一点好,他就心满意足,欲罢不能,哪有理智去看清这个人的真面目呢?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和弥补爱。而恋爱往往就是这种弥补;比如说,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或父母关系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需要孩子来察言观色,平衡关系。或者孩子需要讨好父母来满足自己的期待等,那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缺失,需要讨好他人、让他人来说个“好”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讨好和索爱在亲密关系中存在时,就放低了自己,抬高了对方。把自己变成乞讨者,而对方则自然成了施舍者。乞讨者注定卑微,施舍者未必高尚。当一切以他人为中心、去讨好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时,也就失去了自我,缺失了自我价值感。与其通过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可否先自己对自己做到这些呢?假如,我们自己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那又怎能指望他人看到呢?拥有自我价值感的人,无论是事业女性还是全职太太,她都会认为自己当下的选择是最有意义的,是最有价值的。她不会认为全职太太没有收入,而会认为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虽然不能直接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但为家庭做的贡献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她内心有足够的资格感和配得感,而不需要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地去讨好任何人。就像记者采访过的几位全职太太一样,只要在角色中拥有自我,拥有自我价值感,就会有踏实而稳定的幸福感。她会好好利用时间来充实自己,会懂得变通,为自己的人生和整个家庭做更长远的规划。她会有无需他人认可的自信、自爱、自尊;她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人生中的坎儿,也会运用身边的资源去度过,去成长。即使婚前有选择失误,婚姻中看清对方真面目后也会有勇气积极面对。需要澄清的是:自我价值感,不取决于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而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接纳度。而自我的接纳最早来自于父母和重要他人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我们大多数人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童年内化的亲子关系模式会成为一个人成年后一切关系的模板,尤其会在亲密关系中一再强迫性重复,直至我们觉察疗愈。为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那么几年,要重视亲子关系的建立,关系大于教育,多一些肯定、欣赏,少一些挑剔指责;多一些爱与包容,少一些理想化和要求。因为亲子关系的质量就是我们孩子未来亲密关系的质量。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小帮孩子积淀跨越人生困境的资源,助他多体验自我价值感,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父母是孩子生命中很重要的支持,“孩子,无论外面遇到多大的风雨,受了多大的委屈,记得咱有家。———那个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的家!”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听到这句话,这会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新闻推荐

张若昀力挺唐艺昕说了什么?唐艺昕发文辟谣获张若昀力挺

张若昀力挺女友唐艺昕:以谣言杀人也会被反杀的近日,有网曝消息称女演员唐艺昕和某男演员之间存在暧昧关系,另有传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放弃自己 才是人生赢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