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新闻 音乐新闻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正文

带大李光耀儿女,照料过陈嘉庚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9-11 02:10   https://www.yybnet.net/

冰玉堂拜祭用品。

自梳女带回的藤箱。

洁元今年89岁了,每天清晨六七点,梁洁元都会到沙头村的冰玉堂,给自梳女“长生牌”上香后,才开始一日的作息。冰玉堂是当年自梳女筹钱修建的姑婆屋,用来相伴养老。随着时间流逝,“长生牌”上的姐妹们,也在一个个离去,密密麻麻300多个名字,如今贴有红纸条的,只剩下12张。

她居住的沙头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和她一样终身未嫁的老太太,在这里,还有很多。她们,被叫作自梳女。

所谓自梳,是一项相沿300余年的习俗,多见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指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生不嫁,或独身,在20世纪30年代后,这项风俗才逐渐消歇。

“只有我们几个人了”,梁洁元叹一口气,她们是中国最后的自梳女。1自梳源起

根据《顺德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就有了女子不嫁的现象。

“男的耕田打鱼,女的养蚕缫丝,顺德当年缫丝业兴盛时,女人都在丝厂做工,年轻女仔,一大半都不结婚。”71岁的黄松开,是沙头村福委会的主任,在他看来,自梳女的兴盛和养蚕业脱不了关联,在学者李健明等相关研究里,这种推测得到证实。

明代起,顺德缫丝产业开始兴起,到了清代中后期,顺德丝织品出口为全省之冠,当地女性擅长种桑养蚕,缫丝煮茧,并从中获得了经济独立。

这让当地女性有了选择不通过结婚依附他人的底气,到了20世纪30年代,顺德女性40万人,自梳女超万人。

不过随着战争爆发,大量丝厂倒闭,许多家庭陷入贫困,而女性在此时,则担起了外出做工,养活家庭的重任。

“我姑姑黄丽金,15岁就去了南洋,没有人反对她自梳”,黄松开说,当时农村家庭相似,多为收入少、子女多,“爷爷奶奶都愿意她去外面赚钱帮补家庭。”2住家﹃桃姐﹄

在现代语境里,自梳女这一名称,常常和“桃姐”连在一起。

导演许鞍华,曾出品过一部电影名叫《桃姐》,由叶德娴、刘德华等联袂出演,凭借“桃姐”一角,叶德娴还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而这个角色“桃姐”的身份,是把少爷从小照料到大的住家佣人。

因为不识字和缺乏相关职业技能的缘故,不少自梳女离开家乡,去到外地或是南洋后,往往从事最多的职业,就是类似“桃姐”一样的保姆。

在相关书籍里,黄丽娥等自梳女曾如此回忆,去南洋工作的女性,有三种典型职业,一是在工地上干活的三水县籍的“三水婆”,俗称“红头巾”;二是在船上工作带工人,戴蓝头巾;三就是住家佣人,在新加坡做家政的自梳女最多,每天白衣黑裤,脚踏木屐,成群结队买菜,就有了“乌衣队”的别称。

封面新闻记者张路延

新闻推荐

前央视女主持因在直播中痛哭闻名,四十岁出走央视,自曝曾打黑工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刘玮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新媒体编辑:吴冬妮1996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李小萌进入央视,先后主持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带大李光耀儿女,照料过陈嘉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