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摄像机被绑在战斗机上进行拍摄
距上一部《星际穿越》三年后,备受期待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新作《敦刻尔克》昨日以IMAX、2D等版本上映。作为一名“守旧”的导演,诺兰在电影上对于实拍和技术规格有着近乎“变态”的坚持。这次拍摄《敦刻尔克》,诺兰带着剧组来到了敦刻尔克进行实地拍摄。将巨大的IMAX摄像机捆绑在按原尺寸复刻的战斗机上,这一大胆而疯狂的创新已经颠覆了不少人对于电影拍摄方式的认知。诺兰自己也骄傲地说,《敦刻尔克》里的所有镜头都是基于真实拍摄出来的。在诺兰看来,无论电脑特效现在发展到了何种程度,都和实景拍摄出来的效果有天壤之别,在视觉上做不到天衣无缝地骗过观众,而且自己对于用电脑特效一丁点儿兴趣都没有。
作为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坚持胶片拍摄、拒绝3D的大导演之一,诺兰对于技术的坚持可以算得上是影迷的福音。虽然昨天是《敦刻尔克》在内地上映的头一天,但各种关于《敦刻尔克》的观影指南已经遍布朋友圈,70mm 胶片、激光IMAX、1.43:1……这些观众平常并不会去关心的专业术语,也在诺兰《敦刻尔克》的带动下飞入了平常百姓家。
《敦刻尔克》取材自“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的英国军民将数十万被德军围困面临灭顶之灾的将士成功撤离,成为扭转二战局势的传奇。
已经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表示:“如果你期待看到的是《血战钢锯岭》,那么你会失望的,如果你期待看到的是一部战争片,那么这部电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从来没有一部战争片长这样。”
■快评
一部接近战争的另类之作
豆瓣8.5分,IMDB8.7分,表面上看《敦刻尔克》还是一如既往的诺兰式高分。
但如果减掉没看片就刷五星的脑残粉,你会发现本片的争议极大。有人说是“为了拿奖走火入魔”“无新意的流水账”,也有人说是“诺兰最好的作品”“影史最佳战争电影”。
电影一开场,几个英国士兵,游荡在空无一人的敦刻尔克城区里,空中飞舞着德国人的劝降传单。一个小伙子捡了几张传单,还在烟灰缸里捡了一个烟屁股,正准备找个角落,抽着烟,拉个屎……这时候,德国人的枪响了。当死里逃生的小伙子跑上沙滩,才发现,30多万英国士兵挤满了敦刻尔克沙滩。
这个时候,诺兰开始搭建他的叙事迷宫。电影分出了三条故事线:第一条,沙滩上,三个士兵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敦刻尔克。第二条,在大海上,道森先生驾驶着一条民船,驶往敦刻尔克营救士兵。第三条,三架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盘旋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国空军殊死搏斗,掩护大撤退的英军。
这三个故事的时间维度是不同的。发生在沙滩上的故事是一个星期,发生在大海上的时间是一天,空中则是一小时。诺兰把这三个时间维度,剪辑在了一起。沙滩的士兵,海上的民船,空中的战斗机,他们都在敦刻尔克,但他们处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
也就是说,一个事件,会在电影中出现三次,而且出现的顺序并不相同。这样的剪辑,构架出了烧脑的视听感受,对观众来说,观影障碍确实挺大的。
另外一方面,这部《敦刻尔克》有反故事、反高潮的倾向。整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人物对话极少,你甚至可以把它当成默片来看。电影中的人物情绪也非常克制,很少出现大喜大悲的情绪。大型战争场面极少出现,还几乎没有血腥镜头。这一系列的处理方式,都决定了《敦刻尔克》与传统战争大片截然不同,与传统商业电影大相径庭。
据说,本片是诺兰“献给自己50岁前的礼物”。它确实很任性,很个人,很诺兰。
迷宫一样的叙事方式,除了让观众感觉很疲惫,它也为观众提供了从士兵、民众、飞行员三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壮举,让观众多维度的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可以说《敦刻尔克》是一部让观众最大限度的接近战争的另类作品。
因此,有豆瓣网友评论道: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勇冲锋。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
当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就不再属于导演了,它属于每一个观众。但无论你赞美它,或是批评它,你都很难忽视它,因为它是你从未见过的战争电影。 本报综合消息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8月25日,印度中央调查局裁定宗教“大师”辛格犯有强奸罪后,包括审判地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在内的多个邦爆发大规模骚乱。这一被当地官员称为“25年没有过的”骚乱已造成至少31人死亡,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