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陷入同质化
大明星也救不了场
很难想象,在过去短短两年之内,电视荧屏上的综艺节目数量竟然已经从215档井喷至600多档。但比大量同质化节目更令人尴尬的是,大规模的综艺明星同质化,以及与之并行不悖的综艺明星片酬激增。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超一线明星拍一季综艺的价格就是一部电视剧的价格。而相比于电视剧几个月的拍摄周期来说,一季综艺节目的拍摄不会超过三十天,这恐怕足以解释很多综艺明星虽然未曾见有什么影视作品,但各大综艺节目却频频现身的原因了。
可想而知,一档综艺节目的成本绝大多数都砸给了明星(还有一大部分支出是海外版权购买),留给节目制作的预算连零头都算不上。
遗憾的是,大规模砸钱带来的并非百分之百成功,得明星者得收视率也并不奏效。比如,范冰冰天价加盟《挑战者联盟》连续两季收视率都不算好。同样命运的还有芒果台重金请了32位大小明星的《全员加速中》,似乎连名字都不是很熟。不胜枚举的例子反复印证的道理是:一档综艺节目请来的明星咖位大小并不和节目收视率成正比,用来忽悠投资方的收视率数据主要靠买。
然而,制作方似乎也很绝望。节目类型同质化背景下,抢占明星最终成为唯一的战场,在各大节目组厮杀之下,综艺明星的片酬水涨船高也符合价格规律,这和同样备受批评的国产影视业如出一辙,而且二者相互推动片酬上涨。
简单来说,粗制滥造影视剧中的同一拨人,很可能脱了戏服后在综艺节目里开一个同电视剧差不多的片酬,展开双向营销,推高价码,循环往复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给节目组算一笔账,明星拿走总成本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与此同时,决定着节目策划、拍摄、剪辑、后期等一系列制作层面的预算被一再挤压。而即使是明星拿走大头后所剩无几的投资,还要由外包的节目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再分。
重明星轻创作
行业在自食其果
只是现在,资本越来越“不敢投”。这种谨慎在网综节目的冠名上,体现得更明显。电视评论人Y先生犀利指出,有好多节目都处于“裸奔”状态,“像《胜利的游戏》此前一直没有招到商,几个月之前才有客户进来。去年腾讯自制的《看你往哪儿跑》,只做了六期,也是因为没有一个赞助商进来。几大卫视方面,湖南、浙江、江苏、东方招商能力都不如以前,很多项目都在等招商,很多方案也都活跃在PPT和招商会上,但最后,流产了不少。”
究其原因,某评论人表示:一是政策上限制了依赖外国模式的综艺节目,国内综艺原创能力不足,对广告商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第二,经济大环境导致不再有大规模的媒体投放。
“最关键还是由内容本身决定。组了一个很大的明星盘子,节目出来并不一定成功。”某业内人士称,比如真人秀《真心英雄》《全员加速中》《挑战者联盟》《跨界冰雪王》,这些节目都不缺明星,但效果没爆。“最终能够在市场上变现的,还是那些好内容。认识到这些的不仅仅是制作方,广告客户也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两年前资本疯狂投入,而现在,大家都“玩儿明白了”,像现在常年冠名的广告商OPPO、伊利等,很明白这个道理。
综艺要回归“意义”
市场则需更规范
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元素,明星的参与本无可厚非,但有了大热的IP并不能决定一档节目必然成功,一线明星也无法保证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将太多资源精力投注于明星争夺和版权争夺泥潭,行业本身将陷入恶性竞争的怪诞局面。
不同于制造业,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生产的是“意义”。在今天的综艺舞台上,缺乏有机整合,仅仅靠IP、明星、场面的堆砌显然无法实现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继《中国诗词大会》以来,文化类综艺逆势获得成功也证明了,一档综艺节目的火爆一定与其对意义生产层面的把控能力息息相关。同理,刚刚开播的《明星大侦探》和始终人气颇高的《奇葩说》等节目,也因为其在内容上“不只是令人发笑”且颇具思辨性而获得成功。
娱乐业经济大热背景之下,资本潮流蜂拥入场,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尽管现在看来娱乐业经济热钱涌动,却始终鲜见令人难忘的文化产品。
从去年一直热炒的“内容创业”到今年流行起来的“头部创新”,不差钱也不差人的娱乐产业中,最缺乏的恰恰是对于文化产业中意义生产的思考。
另外,不少业内人士则希望,市场化程度能更高,这意味着所有的工种价值都会明码标价。“现在是不明码标价,团队都很乱。我们处在制播分离的阶段,也不知道过多少年会好一些。文化产品首先是个产品,流通到市场上才是个商品。现在不是这样,当还不是产品的时候,就已经当商品来衡量。等到整个市场都认识这些,就会慢慢健全。”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昨日,由陈嘉上监制,樊斐斐担任制片人,导演杨磊执导,陆贝珂担任视觉导演,王大陆、张天爱、任达华、盛冠森、王迅、释彦能、胡兵、何穗等联袂主演的电影《鲛珠传》先导海报、预告双双曝光,神秘鲛珠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