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现居合肥图书编辑
《东京文艺散策》,刘柠著
本书是日本文学爱好者游走东京的文学地图。作者旅居日本十余年,笔下的东京更接地气,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指南类书籍旁观旅游般的指点介绍,使读者有一种置身其间的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漫步于东京的街巷,探访一间间书店、一处处文豪旧居,体味与文学相关的种种逸闻趣事。
《云物如故乡》,张怡微著
在台湾生活五年的上海才女作家,不只是观光客,也难以摇身变为在地人。在这五年里,作者与故乡之间的疏离已经建立起了更为清晰的轮廓。而与眼下的暂居之地,居然也磨合出了更为相敬如宾的礼仪。
《豹:兰佩杜萨文集》
只有八百年的门阀,才能培养出这样的风度。——[英]格雷厄姆我们曾经是狮与豹,而取代我们的是豺狼与土狗。——[意]兰佩杜萨这是伟大的孤独的作品之一。——[英]E.M.福斯特
《人间草木》,汪曾祺著
四十余篇小品文章,温暖,微甜,写草木虫鱼,写人间喜悦。
草木名物词典,纸上的花园。春节里沏一壶茶,坐一坐,看看这些草花,闻闻带有青草气的草花的淡淡的香味,也是一种乐趣。
《大奔袭》,陈俨著
小说集以世纪至年代东北军营生活为背景墙,以一位将军早期十年军营生涯为素材库,凝练展现特定年代的真实军营生活,真诚还原现实生活中军人的喜怒哀乐,风骨血肉。其中,对人性的多角度挖掘、对情感接地气的表达,是作者不同于一般军旅文学创作的一大亮点。小说中大多为真实事件,经过朴素的艺术加工后,以流畅和生活化的语言自然呈现,大量细节基于作者丰厚的人生经历和敏锐感受,富于现场感和陌生感,真切动人。
《五味》,汪曾祺著
汪曾祺爱做菜,爱琢磨如何能粗菜细做,爱谈吃。在他看来,谈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他所谈的都是家常小菜。寻常吃食,在他的笔下都有了活生生的烟火气,鲜活了起来。他就像街头巷尾的寻常老者,絮叨着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话里话外都是生活的滋味。
《人生这场盛宴》,杨萍著
民国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气概。如胡适,如鲁迅,如陈寅恪,如金岳霖,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的学问造诣不同,但他们有同一种情感,有同一种气概。本书选取民国十八位男子,讲述他们过往的爱恋往事,品味当年明月下的情感之酒。于你于我,看到他们,也看到自己。此外,书中配有大量图片,其中部分选自民国著名的画报《良友》,与流畅而又深刻的文字,相得益彰。
《民国底色:国民党与帮会的恩恩怨怨》
帮会与政党,生存与革命,正史与野史,晚清与民国,本书揭开青天白日下的红与黑。以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讲述从近代帮会的形成和流变,到与革命党的合作与摩擦,到进入民国的“坐天下”与被打击,以及与国民党的“蜜月”十年,再到抗战时期的“新开始”,直至帮会在大陆的终结与跟随国民党进入台湾的历史。
一瓢饮现居沈阳编辑作家
《随身卷子》,杨典著
这是一本随身可读的书。诗、断句、残章、偶然写下的零星随笔、平时无聊的一闪念头、游记、评说、手稿或读书所得,甚至妖灯鬼火录,不一而足。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百衲本笔记野史,可谓《酉阳杂俎》《梦溪笔谭》之余音。
《南方》,孙智正著
孙智正是有着大志向的作家:用文字复述自己的一生。《南方》外,亦有《青少年》《句群》,每本都在万字以上。诚然,我没读完其中任何一本,但这不要紧,就像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一样,可以从任何页码读起。
《青岛蓝调Ⅲ》,阿占著
阿占左手文章,右手绘画。画,展览,收藏,洛阳纸贵自不必说。文章结集亦有数册,单是蓝调就已出到第三本,阿占说:这是一个青岛土著写给它的一世情书。书中亦有作者余幅油画、版画作为插页,文图互映,珠联合璧。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小安著
小安是诗人,也是成都某精神病院护士。这本散文集(小说?)是描写精神病院的生活,一条落满樱花的小河,一座小桥,一座花园,疯子和护士们过着幼稚园般的生活,唱歌,踢球,吵架,生病,看电影,谈恋爱……当然,也有暴力与恐惧。但一切好像都是有惊无险,甚至充满温情。
《陈州笔记系列》,孙方友著
古有《聊斋志异》,今有《陈州笔记》。孙方友先生积二十余年心血,完成百余万字的笔记体小说(包括小镇人物系列),说有蒲氏之风,绝不为过。比某某的商州系列更彻底,比某某的高粱家族更深沉,只是先生已去,文字已成绝响。
《重游缅湖》,(美)EoBo怀特著,贾辉丰译
怀特与梭罗同为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一个只身拿着斧头在瓦尔登湖畔盖起了木屋,一个携妻将缅湖边的古船改装成书房,逃离城市,安心养猪,养鹅,养鸡,养狗,在舒适的谷仓里悠然消磨时光。其独特的、口语化的、清晰的、自然的、唯美的文字,不仅奠定了《纽约客》文风,更是超绝的文体家。
《让·热内》,(英)斯蒂芬·巴伯著,刘宇清、顾小勇译
这是一个集小偷、革命者、小说家、戏剧家、电影导演等身份于一身的作家,他的实验性创作,叛逆个性及行动,对世界范围内的实验性艺术、同性恋运动、异装癖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传者不仅生动描述了热内充满传奇的一生,更有对热内主要艺术体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他政治忠诚的高度同情。
《人间失格》,(日)太宰治著,李欣欣等译
太宰治一生5次自杀,其中3次是同女人,而且是不同的女人一起殉情,死时年仅岁。作为一个无赖派作家的代表,在他的作品里,始终贯彻他对人生的怀疑、鄙夷和挑衅,用文字表达人生的虚无之感、苦闷之境,却无力解脱,自以为失去做人的资格,因此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周华诚 现居杭州 作家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周有光先于末代皇帝溥仪在同一年出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民国和新中国。一个世纪后,同时代无数风流人物都已远去,凭着超凡的记忆,周有光重新勾画出百年沧桑历史,为今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足迹。这口述史,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永无止境的历史缩影。
《山居杂忆》,高诵芬、徐家祯著
高诵芬是杭州人。出身名门,受过传统教育,从民国初年到改革开放,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她的文字里,盛满苍凉与慨叹,却温婉如水。这是过去的中国,也是过去的杭州。
《谁在收藏中国》,【美】谢林·布里萨克、卡尔·梅耶著;张建新、张紫微译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本书完整呈现了中国国宝外流的过程,读来触目惊心。
《七堂极简物理课》,[意] 卡洛·罗韦利著
作者是物理学家,他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日】石川啄木著,周作人译
“今天忽然怀念山了,来到了山里,且寻找去年坐过的石头吧。”啄木的俳句,周作人的译文。日本的审美是淡的,周作人的文风也淡,节制得秀。少年时读日本的文学作品,读不出什么味道来,上了一点年纪,才品出淡里的丰富。啄木的短歌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感悟,很容易生出共鸣。
《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叶芝著,傅浩、刘勇军译
一本装帧如艺术品一般、美到窒息的书: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叶芝的诗,还有——那些因叶芝的诗句引发出的各种艺术创作,油画,丝网印刷,雕塑,手铸字等等。叶芝的诗句展开了翅膀,或是发生蜕变。他的想象力至今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灵感。
《树荫的温柔》,【法】阿兰·科尔班著
一棵树令人沉迷。他们是古希腊、罗马以来最懂得“看树”的人,文学家,诗人,哲学家,以及一众画家。他们躺在树荫下,在那里放松、静思,隐藏在其中,攀爬而上。我们在纸页间与一棵棵田间树、篱笆树、孤独的野生树以及人工种植树相遇。
《常山县志》
故乡不是一个空洞的大词,也不是一本生硬的古书。它是纤细幽深,是盘根错节,是一张又一张叫得出名字的面孔,是一个黎明接着一个黄昏。是山坡,田地,五谷与溪流,是羊群,鸡鸭,争吵,婚嫁,生育甚至死亡。春节回家,正好闲读故乡。
凌仕江现居成都 杂志编辑作家
《点燃时光》,王火著
历经《战争和人》的沉重思考后,人生的过往,与历史的些许云烟重重叠叠,而这些云烟不仅是个人与时代的际遇交汇,更多折射出的是文学与人的关系。当然,这部随笔集也能看到大陆与台湾潜藏的一些情感,人生活到了边上,朴素便是境界。
《幽草集》,杨泽明著
中国大西南的边塞诗人脱下征衣后,对另一种生活的微观与体味,亦诗亦文,日常与文章,评论或序跋都是构成文本的主角,与此反照出军旅长途之后的轻松记忆与清新思考,“幽草”即岁月,可以代表瞬间,也可代表永恒。
《我的尼玛达娃》,周天白著
藏语中,尼玛即太阳,达娃即月亮,当两者成为一个书写者内心灵魂的正反面,我们便看到了地域文学的内核与高度,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印度接壤的西藏岗巴,但我们从书中触摸的是喜马拉雅地标隐藏的秘密,这些文字是异质的转换,也是特殊年代珍贵的创作素养累积。
《角度》,葛建中著
这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他的涉猎范围大体可以让我们通过作者的眼光,远距离地感知高海拔青海的文学地理,书中有读者耳熟能详的诗人昌耀、燎原,也有小说家杨志军、多杰才丹等诗家作品的审视,幽微与妙趣,尽在批评者成长的心智。
《白姆措的眼睛》,白晓霞著
作家如何面对边缘化的书写?是该追求实体的物质层面的生活,还是精神层面的营养想象,而当一个书写者的身体长期在地处母语与非母语包围的境地中挣扎,她的文字便有了异质的血脉。
《姐姐,我要回家》,桑眉著
这是一位有着异数血统女诗人的诗集,既有张楚时代的摇滚呐喊,又有个体生命经过多年以后的情感漂泊,在渴望回归与被经济生活逼近的繁华现实中,歌吟与低咏成了诗人在疲惫不堪的时代,保持活着的力量勇气。
新闻推荐
三年同窗 半个世纪的牵挂 内蒙古老人来电呼叫移居成都的老同学:“徐全成,快现身吧,咱们班就差你了!”
53年前,于文波和徐全成同时入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师范学校的初中第十四班,并成为宿舍室友。朝夕相处3年后,因各种缘由不得不各奔东西。半个世纪过去后,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对方的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