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平台使用的工具是微信模拟
近日,随着微信系统升级,一些公众号也不再是熟悉的面孔了,很多平时动辄产生阅读量10万+文章的微信大V,系统升级后瞬间摘掉面具,有的文章阅读量甚至跌到了几百。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微信公号的确存在“刷量”的行业潜规则,虚假的阅读量成为不少公众号赖以生存的根基,不少淘宝商家以及自媒体甚至挖掘出商机,对阅读量明码标价,逐渐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阅读量造假多少“10万+”来自造假?
内容创业服务平台“新榜”监测分析数据显示,8744个被认为业内佼佼者的微信大号,有六成以上微信大号9月29日的阅读数下降,其中124个暴跌超过80%,甚至有公号暴跌99.88%。一些平常阅读量上10万的大V公众号,当天的阅读量直线下降,跌至几千到上万不等。因为流量不及平时,一些大V号甚至删除了已推送的文章。
清博大数据选取日均阅读量在1000以上的超过4万个公号样本,9月28日相比9月21日的数据,分类研究后发现,阅读量异常的重灾区为自媒体领域,占比87.76%。政务公号、媒体公号和企业公号异常的比例较低。清博大数据公司CTO朱旭琪说:“下降幅度超过50%的有1427个,后来我们发现这个里面87.76%都是自媒体号,自媒体号占了1238个,那就说明这次异常大部分还是那种自媒体还有商业的公号下降得比较厉害。”
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的大变脸引起网友热议。随后,腾讯微信对此事进行官方回应称,最近不断有人反映公众号存在“刷量”问题,而此次“绞杀”刷量平台是一种“技术对抗”。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但是,这样的技术对抗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我们也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微信一天有多少“10万+”文章?新榜监测的8月份数据显示,基本在600-700篇之间。按照微信公布的数据,每天微信公众号提交的群发信息在70万条,就算每条群发信息只有一篇文章,也就是千分之一不到的概率。对于自媒体而言,依靠原创内容的自然推广想要获得理想的阅读量的难度不言而喻。此外,更让自媒体人尴尬的是,10万+中不少还是对热点的跟风炒作。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当天共催生了293篇“10万+”,也就是说,当热点够爆的时候,有一半的“10万+”是关于同一个话题。
“对于自媒体而言,想要依靠原创获得“10万+”的流量不是不可能,但概率和奇迹差不多。”一位自媒体人告诉记者,对于自媒体,一篇自己精心打造的原创能够获得过万的阅读量已经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成绩了。
想要多少阅读量取决于你肯花多少钱记者调查
一篇“10万+”的微信文章很难,但也很容易,区别在于你走哪一条路。记者了解到,微信刷量早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仅仅是阅读量,每篇文章的点赞数量以及公众号的粉丝数量均明码标价,想要多少都可以快速实现。
10月10日下午,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微信阅读”关键词,依然能够检索到多家标价1元并标有公众号关注、公众号阅读等标识的店铺。随后记者随机与一家店铺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不仅仅是阅读量,点赞、粉丝数量均可进行操作。目前阅读量价格为100元1000次送5个点赞。记者曾检索发现,在今年年初阅读量的价格为每1000次15元,随后记者对商家的价格提出了质疑。对方表示,因为机器刷量目前很不稳定,所以暂时取消了这项业务,目前都是人工来刷,所以价格贵,时间长。
早在今年8月份,记者就曾经在贴吧中检索到一个自媒体人组建的微信互刷群,群主更是提供刷量服务。记者入群的第一天,该群主就曾给记者发消息称可以帮助刷量,阅读分为机器和人工两种,前者的价格为1元100条阅读,后者则为2元,并可提供后台保障。区别在于人工的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分配阅读来源、阅读时间段等后台数据,不易发现刷量痕迹。此外,群主还提供粉丝刷量,价格为2毛钱一个,超过100个则为1毛钱一个。“如果对我不信任,可以花4元钱刷200阅读量进行尝试。”
根据该群主提供的信息显示,在9月份,由于阅读刷量生意火爆,曾多次暂停接单,刷量单价也曾多次小幅上涨。该群主发布的最新信息是在10月8日,阅读刷量的价格为每100阅读量2元。
刷单百态一种无奈的选择
记者加入的互刷群虽然只有300多名成员,但每天都有数十条的微信链接发在群里,虽然发布者的身份多种多样,但他们的目标却很统一,那就是通过互刷的方式增加链接的阅读量。群里最常见的一句话便是“已阅,请回阅”。
“现在很多公司都看重网络推广,我们公司也不例外。”群成员“默克”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正在推广一款理财产品,便给他所在的市场部下达了指示,要求做一篇10万+的推广文章。“领导们根本不了解微信传播的规律,自然也不懂得一句简单的‘10万+’是一件多难的事。”“默克”对记者说,部门的领导将这项工作交给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虽然托朋友、家人、同事转发了,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他便在网上搜索互刷才来到这个群,“同样的群我加了11个。”“默克”称,但这远远不够,最后他向部门领导反映了情况,两人商量后部门出钱刷了8万阅读量才勉强完成了任务。
“不为别的,只是想让自己的公众号看上去热闹一些。”群成员“伍美娘”是一名兼职自媒体人,每天在工作间隙,她都会时不时地更新自己以美妆内容为主的公众号,经过五年的坚持,目前公众号有8000多的粉丝量。“虽然我的公众号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我还会捡几篇好的文章刷几千的阅读量。”“伍美娘”告诉记者,一方面这会让自己的公众号看上去“体面”些,另一方面,在不考虑内容质量的情况下,阅读量大的文章被转发的概率会大不少,更容易吸纳新的粉丝。
而与“默克”、“伍美娘”这类偶尔刷单不同的是,刷量对很多公众号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家常便饭,而背后驱使的则是与阅读量息息相关的广告投放。据营销人士介绍,在微信公布订阅号阅读数量之前需要粉丝和阅读数量的自媒体多数为心灵鸡汤、笑话、养生的订阅号,因为他们必须追求规模效应,需要按照粉丝数给广告主报价。另外微信广点通广告平台的加入门槛是10万粉丝,也是驱使订阅号买粉的动力。据了解,目前知名订阅号一篇文章报价均以5位数的价格起价,投入的成本与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大刀挥下拯救自媒体还是微信自救?
微信官方封禁刷量工具在不少自媒体人看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在没有刷量的情况下,主打原创内容的自媒体将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微信官方此举在试图拯救自媒体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在自救。
为何此次刷量事件的反响如此之大呢?“之前大家都知道阅读量是可以刷的,但是到底谁在刷,有多少人在刷,因为没有官方数据,大家都不清楚,所以刷单也就成了一件传说中的事。”一位自媒体人告诉记者,这次官方出手,则将问题具体化了,大家的探讨也有了聚焦点。
记者检索发现,早在多年前就曾有网友多次对微信阅读刷量提出质疑,也有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记者看到,在一则2015年的报道中,在对淘宝刷量商铺的调查中,多家的销量已经达到数十万,这条黑色的产业链早已形成,而作为监管方,微信官方不可能监控不到这类问题,为何直到现在才采取行动呢?
“微信官方在回应中称拒绝虚假繁荣,那是因为虚假繁荣已经影响到了微信的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早期的刷单表现出的活跃度保证了微信在用户当中的吸引力,但目前刷单已经泛滥,导致优质的原创内容越发稀缺,很多用户虽然关注了大量的公众号,但打开率已经越来越低。已经到了不得器与多台手机。据了解,微信模拟器就是一种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微信客户端登录状态的模拟App,安装即可使用。
不整改的地步。“如果微信官方仍不采取行动,微信很可能变成下一个微博。众所周知,微博僵尸号和水军已经成为常态,盲目追求阅读量和转发数量或许会让一些坚持原创的公号受到打击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报记者张龙)
新闻推荐
春节档“口碑至上”还是“IP为王”?,春节档“口碑至上”还是“IP为王”?
早报文娱专讯春节档历来是“合家欢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2017春节档影片竞争激烈,集结了周星驰和徐克联手打造的《西游伏妖篇》、舒淇王千源口碑力作《健忘村》及成龙喜剧《功夫瑜伽》。近日,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