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杨绛百岁话语
据新华社电 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京逝世。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第四个女儿。192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后转至清华大学借读。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据悉,2001年,钱钟书、杨绛把一生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截至2016年,该奖学金捐赠累计逾千万元,惠及学子上千人。
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以近90高龄翻译柏拉图《斐多篇》,这篇苏格拉底赴死前与弟子探讨“灵魂”的文章寄托了她最深切的哀思。2007年出版的《走到人生边上》借探讨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自问自答生老病死;之后的姊妹篇《坐在人生的边上》是在百岁时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 早年创作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被多次搬上舞台
■ 到社科院后,翻译了《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多部高水平译作
■ 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洗澡》
■ 1981年,发表《干校六记》并被译成多种语言
■ 1985年,散文集《隐身衣》英译本出版
■ 2003年,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
■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新闻推荐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1日电(记者裴蕾顾震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近日约旦河西岸和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发生的暴力事件表示关切,呼吁各方尽一切可能避免局势恶化。声明说,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