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日夜不停地刷新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天际线,城市的喧嚣强于海潮音。可惜的是,很多中国作家,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艺术家们闭目塞听,基本无感。
回顾三十多年来的零零碎碎的阅读经验,除了早年刘心武的《钟鼓楼》外,印象深刻的城市题材的严肃作品不多。国企改革、官场、职场,这些类型小说各领风骚活跃一时,其文学本身的成色相当可疑。刘震云笔下倒霉的农民工,季飞宇写的盲人按摩工等城市底层老百姓的形象塑造颇为成功,但依旧属于传统手法塑造的农耕时代的传统人物,不过是换了一个场景。作家们灵巧地处理着城市化光芒照耀下阴影里小人物,却躲避着光源本身——楼市、股市、汇率、出国、教育、中产、中年、艺术、信仰、欲望等,他们无法描述那种五光十色和天旋地转。
城市化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场景、逻辑,欲望的载体,文化的温床,是消费时代的灵魂,更是读者和受众的聚集之地,作家们放弃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都市题材一定情非所愿吧,除了艺术眼界,技巧不够应该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经历了城市化的过程,进入了后城市化时代,他们的艺术家是如何攫取城市化带来的艺术资源的呢?介绍两部电影和两部小说。
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执导的科幻片《大都会》对城市化造成的社会分裂有着鲜明的判断。故事设置在2000年,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权贵和富人都住在梦幻般的富丽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相伴,过着劳碌辛苦的人生。然而当大都会统治者的儿子喜爱上了地下城市中的女子玛丽亚时,巨变便开始来临。
对普通观众而言,科幻片《大都会》的影响不及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摩登时代》、《一个国王在纽约》等,都带有现实主义批判色彩,只是前者运用了科幻手法,后者则是夸张和幽默。
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1925年发表的《曼哈顿中转站》以大战前后的纽约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记者、律师、演员、水手、工会干部等人物形象。囊括了类似毕飞宇、刘震云,刘心武笔下的各类人物,作者的野心似乎是要展示大都会里的所有社会生物类型。没有主角,路人甲、路人乙,以致路人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人物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有的只在某些事件中相遇。评论家们称它为“群像小说”。
多斯·帕索斯对形形色色的大都会生物群落进行了林林总总、孜孜不倦的不完全归纳,看似非常繁杂,像是一帧上海人民广场地铁中转站的甬道里的某一个瞬间的人流照片,他们互不相干,匆匆而过,奔赴自己不确定的命运。远看像一团雾,但是就某一个个体而言,则是梵戴克笔下的人物肖像,呼之欲出。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那些富有的政治掮客和在底层奋斗的移民,体现了人与城市间,人与人之间现代性的疏离与斗争。他的记述第一次使这些不为人知的移民进入了美国历史的范畴,使得本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充满了乔伊斯式的意识流词汇和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而‘新闻报道’和‘摄影机眼\’的写法也使本书别具一格。”
《曼哈顿中转站》的结构主义的艺术逻辑让我想起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的滴画。好莱坞电影《波洛克》传神再现了灵感乍现的瞬间。波洛克蹲在地上,面对铺在地上的画布,画笔上的颜料滴洒在画布之外。波洛克盯着这毫无规律可言的随机的颜料印记,进而激情勃发。波洛克的作品没有一个明确主题,也没有边界,随意切割也不妨碍作品的精髓,就像如何切割一个细胞,都无法毁灭生命体的遗传物质一样。
唐德里罗的小说《大都会》的文本和形式上与《曼哈顿中转站》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叙事线索非常清晰,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帕克是一个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生活在纽约。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二○○○年四月的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路上,他不停和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日币的涨跌情况;他遇到一场反对全球化的游行示威——后来这场示威变成了一场骚乱;他的车子穿过一支送葬的队伍;安全主管向他报告:有个精神错乱的前雇员正伺机杀他。……
一根主线索上,毛茸茸的细枝末节旁逸斜出。唐德里罗的结构主义艺术技巧令人目眩神迷。大都市的精髓就是这样,不在它高楼大厦,传统的白描手段无能为力。
如何捕捉中国大都会的时代灵魂,这一个巨大的文学使命只能历史地赋予年轻一代作家了。
新闻推荐
从前马蹄疾,蒙恬将军在统一天下的战争间隙,改良了书写战报的毛笔,他青史上留的名,是名将也是笔祖。从前日色慢,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