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正文

我有一个习惯拿到手的图书先翻开来看看里面的插图在我

来源:北海日报 2015-05-03 12:32   https://www.yybnet.net/

我有一个习惯,拿到手的图书,先翻开来看看里面的插图。在我看来,插图就是书中的点睛之笔,看了会心中一动。一本书有了插图,文字就更加多姿多彩,饱满而富有生命力了。

我的这个习惯,自读小学时就养成了。记得,每学期拿到新发的语文课本,便迫不及待地翻看插图。那些插图很励志,如少年英雄刘文学勇斗偷辣椒的坏蛋、黄继光扑向碉堡那喷着火舌的机关枪眼、张思德窑前烧炭等等,课文未学,已大概知道了内容。慢慢长大后,兴趣高了,便读起了小说。小说里面的插图多啊,喜欢欣赏,读不懂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插图去理解。有些小说虽仅有三两幅插图,也同样让我喜欢。有些插图,萦绕于脑海,久久不能忘怀。上了中学后,读了不少的大部头,如赵树理的《骆驼祥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老舍的《小二黑结婚》、欧阳山的《三家巷》、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这些书都是借来的,要赶着还给人家,读起来难免囫囵吞枣,但插图必是仔细欣赏。

那些插图,都是小说中提到的场景,如河流、湖泊、云朵、月色、村庄、庄稼,还有窑洞、街巷、庭院、牛羊、农具、树木等景物;再具体点的就是簸箕、盆碗、油灯、黄包车、头巾、烟锅、扫帚、苇席、斗笠这一类了,加上人物形象,就是多姿多彩的插图了。每次读到有插图的地方,我都要认真查找文字描写的情节,以契合插图留给我心灵冲击的瞬间。

说实在的,那时的小说插图,要么是木刻版画,要么是普通的碳素笔画,甚至是涂鸦的速写,都算不上精美,也没有色彩的绚丽,但欣赏起来,却与小说里的内容相吻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粗疏中透出朴素的美。我离文学和美术学的专业很远,说不出术语来,只是看到那样的插图,就觉得贴切并且好看。插图是平面的,虽没有声音,但出现在小说中,便成了文字的解说,让板结的文字裂开缝隙,展示了动感。

至于插图在小说中起些什么作用,我看过程国赋的《论明代通俗小说插图的功用》一文,里面概括了插图的五个功用:一是插图的运用具备“导读”功能,可以加深对通俗小说作品文字与情节的理解,有助于揭示小说特定的社会背景;二是有助于直观地展示人物言行与性格,多侧面、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三是具备审美的意义,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增强小说的诗情画意;四是体现明代书坊的广告意识,以“名公”为旗号扩大宣传;五是小说插图的标题对通俗小说回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迪。这样的概括并非包括全部小说,但我认为,它是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还记得《巴黎圣母院》里的两幅版画。一幅是月光下的巴士底监狱,隐约的小桥流水,月色下的树丛和小路,小路上有骑马巡逻的狱卒,夜色虽宁静、姣好,却戒备森严,显得冷酷无情。一幅是被锁在牢中石柱上的吉卜赛少女艾斯梅拉尔达,披散的头发、铺展的长裙、扭曲的身子,是被狱卒拷打后的惨状,受凌辱的姿容令人心疼。

还有,鲁迅作品里的插图,也是让人过目不忘。阿Q上刑前的画押图,他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画圈,笔都不会抓,活灵活现。另一幅,孔乙己穿着破旧的长衫,被一群小孩子围着,孔乙己一只手捂着茴香豆,一只手在摆,似乎在说“多乎哉不多也”,而有的小孩伸手向前,有的笑嘻嘻看着他用手捂着的小碟……孔乙己和孩子们的表情都十分的生动(左图)。

我太爱那些插图了,我觉得,插图不仅仅是在阐释文学作品,还表达了作画者独立的艺术精神。只是,到了后来及至文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小说里都很少有插图了。是怕增加出版的成本,还是认为插图根本就是画蛇添足呢?我无从得知。但,小说里的插图成为我们那代读书人一个挥之不去的回忆。于是,我们百无聊赖地进入了无“图”可读的时代,纯粹在“读书”了。

新闻推荐

童瑶荣获“最具期待演员奖”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有一个习惯拿到手的图书先翻开来看看里面的插图在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