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供图
从业务模式“创新”吸引众多投资者,到引来众人争议,再到如今被定性“违规”或“严肃处理”,“信托100”一路走来可谓“压力山大”。然而,这一盆冷水,并没有浇灭“屌丝”理财贴身“高富帅”信托的想法。近期一个名为“梧桐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在微信平台,借助它投资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门槛骤降至2万元。
信托100顶风售卖
此前,“信托100”号称“信托系余额宝”,将信托参与门槛下降至100元。在经历一番是创新还是违规的激烈辩论之后,日前,其被定性“违规行为”。
本月23日,针对“信托100”分销信托产品,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张电中强调,对于这一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严肃处理。监管部门将积极探索和推动设立信托行业稳定基金,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而上周信托业协会已发表官方声明,“信托100”网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提示投资者对各类信托产品宣传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信托活动。参与非法信托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虽然银监会、信托业协会两部门施压,但信托100网站上并没有停止该产品的售卖。而且还将此模式复制一新,团购财通和金元惠理资管计划。启元财富投资总监汪鹏对记者表示,无论信托产品还是资管产品,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均具备“私募”属性,即在募资环节都是针对特定人群。信托100以互联网的方式分别将门槛降低到100元及1万元,再以互联网为媒介向不特定的公众募集资金。从这两点来看都与现行信托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团购财通和金元惠理资管计划与团购信托一样是不合规的。
而在信托100的官网上,赫然声明:加强合规,不因阻力放弃普惠金融创业梦想,并且表示在合法合规框架下创新。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宪明指出,这是一个遵守底线的问题,金融创新本身不能过度导致金融的异化,过度的异化用钱来生钱;金融创新是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洗钱、资金操纵市场。
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张电中表示,“信托100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根据实际操作,和实际造成的损害,监管者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提示风险。同时,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判断。”
梧桐宝也打
“拆分”的主意
除了信托100,还有其他贴身“高富帅”大额理财产品的拆分产品在售卖。近期一个名为“梧桐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在微信平台,借助它投资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门槛骤降至2万元。梧桐理财网的宣传信息显示,“梧桐宝,2万=100万,8%-10%预期收益,灵活变现,100%本息回购。”乍看之下,确实令人向往。
根据梧桐理财网信息,梧桐宝是梧桐理财网会员专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于信托计划等个人收益权份额。
梧桐理财网表示,该模式是梧桐理财网首创的信托、资管等优质私募产品个人收益权投资模式。其具体流程是:信托持有人通过梧桐理财网,将个人收益权转让拆分和交易,投资人投资于拆分后的收益权份额。看到“拆分”两字,不免让人再次想到其和信托100有何区别?是否合规?
梧桐理财网创始人及CEO陈恳表示,梧桐宝模式与信托100完全不同,类似于平安陆金所,是个人财产权益的转让,即个人收益权转让;每个标的都不超过49份;每个份额有最低门槛,投资人对应的是合格投资人。而其盈利在于平台赚取的是服务费。梧桐理财向出让方收取转让服务费,为转让本金的1%-2%。
从这些来看,梧桐宝的盈利模式清晰,而且似乎每一条都有据可查。然而是否经得起推敲呢?
陈恳表示,在梧桐理财平台转让信托或资管计划,持有人还是原来的持有人,只不过,持有人自己转让了其中的财产收益权益。“人和人之间的权益转移,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保护,可以此提起收益权要求。而且,我们转让个人收益权的时候,需要持有人完全委托自己的收益权益,如果违法,本身需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其公司网站亦声明“交易标的并非信托/资管计划受益权和份额,而系个人持有的信托/资管计划份额受益权中的财产收益权”。一位信托从业人员表示,有自创概念的嫌疑,缺少公信力。当下信托收益权的转让最终还是要在信托公司完成,而且份额在个人间是不可以拆分的;其宣传无法证实如何实现所谓收益权转让的有效性。
而此前,一位信托公司法务人士表示,对于信托收益权的拆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可谓是钻了一个法律空子。
对于公司表示每个标的拆分都不超过50份。似乎也对应了《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的规定。不过一位资深信托业律师表示,“可以有多少投资者与可不可以拆分完全是两个问题”。南都记者刘国珍
投资者抗风险能力值得怀疑
去年以来,煤炭、矿产等资源类信托项目投资风险不断暴露,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越来越大,违约事件频频发生。撇开信托自身存在的风险,众多分析人士对梧桐宝的投资者对风险是否拥有足够的抵抗力表示怀疑,换句话说,这也正是最严重的风险之一。银监会2009年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将信托产品门槛设定在100万以上,其目的在于提高投资者对投资信托产品风险的财务承受能力。
此前不管是诚至金开一号还是吉信松花江77号,均存在着本身达不到资质的投资者,为了利益呼朋唤友、东挪西借购买信托计划的情况。记者此前接触到众多“受害者”,几乎已经为投资信托,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和生活质量。
击鼓传花,风险积压
投资者在购买梧桐宝产品时,首先要支付上家利息,这就是说,接手的投资者要为上一个投资者支付持有期的利息,如此往复下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后来者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最终信托或资管计划出现问题,那就是击鼓传花,前面的投资者幸运出逃,而最后一个投资者将承受全部风险。
而对于梧桐宝当前在售的挂钩基金子公司产品,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没有与梧桐理财合作,梧桐理财也没有直接购买公司的产品。并表示会向梧桐理财要求下架其产品。
新闻推荐
《 X战警:逆转未来》:狼叔这趟“穿越”确实拯救了 X-Men
《×战警:逆转未来》(×-Men:D8ysQfFutureP8st)讲述的是在未来,×战警们再次遇到关乎自己及人类存亡的危机,要解决这-危机的唯-办法,就是回到过去(也就是电影《×战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