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俞菀吴振东
2013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在这一年走向终结;更多推陈出新的举措带给人民对未来的信心。艰难而坚实的探索,书写泱泱大国追求正义、公平和人性的行动轨迹。
终结的“往事”:深化改革“一锤定音”
【劳教制度被废止】今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至此,在中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将走到尽头。中央的决定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更彰显了我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进步。
【一般公务用车被取消】今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指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回望公车改革20年,劳心劳力却成效有限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毅然决然的改革勇气。2013年,这一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了“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规划。一般公务用车的将被终结,象征着“车轮上的滥用”被关进了“笼子”。
【鱼翅燕窝被禁用于公务接待】今年12月,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出台,反特权、禁排场、鱼翅燕窝不上桌……规定提出了38项禁令,包括11项“禁止”事项和27项“不得”要求,旨在狠刹铺张浪费之风,革除公务接待中的“顽疾”。规定的出台,预示着公务接待将告别“粗放型”管理时期。
【“烧钱晚会”被叫停】8月1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此后,各地节庆晚会纷纷“瘦身”,用地方财政和国企财力重金请明星讲排场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开启的新篇:推陈出新充满希望
【“单独只能生一胎”成为历史】今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了人口与生育政策方面的重大调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由此,许多夫妻只能生一个娃的遗憾得以弥补。这一调整,有望更好地应对“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释放更多人口红利。
【“一考定终身”被打破】2013年,中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有了新的实质性进展。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宣布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英语科目实行一年两次的社会化考试。每个学生都多了一次机会,可以选择将更高的英语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北京高考改革方案从英语科目入手,或许只是一个小范围的改革尝试,却改变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真正朝着多次招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迈进。
【食品安全不再“隔靴搔痒”】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呈频发态势,相关处罚却大都被舆论认为是“隔靴搔痒”。今年3月,国务院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确了监管归口;5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危害食品安全实行最严厉制裁。中央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给迷惘的百姓带来信心。从此,面对问题食品有了“快、准、狠”的监管处罚机制,“最严制度”加上“最严执行”,才能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渴望的改变:愿不公平非正义真正远去
【不再有“火箭式”官员提拔】从湖南湘潭县27岁副县长徐韬,到湖南耒阳80后女副市长,再到广东揭阳27岁副县长……2013年,“火箭式”官员提拔事件接连发生,引发公众普遍质疑和追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破格提拔青年干部没错,但公众有权知晓被提拔者是否德才兼具,“破格”程序是否合法等信息。唯有获得广泛认可的干部才能为群众真心接受,百姓期待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上的“短板”能尽快补救。
【不再为房子“亵渎”婚姻】今年以来,我国大城市的房价没见松动,离婚率却出现了陡增的怪象。部分舆论认为,不排除民众对政府抑制房价的调控信心不足,转而走上了假结婚、假离婚的“歪门邪道”,甚至有人在网上公然挂出户口簿,竞价“兜售”自己。这中间有道德伦理的缺失,也有面对高房价被逼入窘境的无奈选择。何时老百姓才能不为一套房“折腰”?期待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再出“高招”。
【不再做人肉“吸尘器”】2013年12月初,大半个中国笼罩在大气污染当中,长三角地区更是遭遇了有PM2.5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雾霾天气。网民戏称人体成了“吸尘器”。许多人因为刻骨铭心的感受,强烈意识到环境治理的迫切性。做实生态环境制度保障,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将环保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打破“GDP至上”的执政逻辑,才能从根本上为“青山绿水”创造生机。
(新华社上海12月19日专电)
新闻推荐
?西特维尔与梦露□沈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