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沪上某教育论坛针对“家访是否有必要”在网上发起投票,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反方竟远远多于支持方,理由也多种多样:时下通讯手段多样,老师高温天家访辛苦;对老师上门要面临要不要“表表心意”的两难境地;不少家庭还担心家庭贫富状况、离婚等“隐私”外泄,因此婉拒家访。(8月22日《新闻晚报》
原因现在把隐私看得重
前溪:现在大家对隐私权看得很重,担心老师到家里,会曝光诸多隐私。
豆妹在五月:多数家长不喜欢老师去家访。原因很多:有的家小,不想让老师觉得寒酸;有的是小三的孩子,不想让周边的人知道……
红星闪闪的小狼:坚决反对家访!家访看似关心学生,可有没有考虑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感受?
变味家访变成了估身家
心安若归:有一些家长是不喜欢迎来送往的。尤其是遇到那种上来就问家里开什么车的所谓老师。就算沾亲带故的宝二爷问林妹妹如今吃什么药都是唐突了,何况这种莫名其妙的询问。
气氕氘氚氢:现在老师家访大都是去帮你估身家的,然后再因“财”施教。
爱上天蝎座的狮子座:不少家访是变相的索贿,已是公开的潜规则了。
安小妹0204:家访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参与的双方起了质变,你说部分老师家访目的有问题,有些家长边骂娘边送卡送礼没问题吗?
委屈别逼教师完成家访任务
洁洁SJR:与人打交道总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可悲的是老师付出精力还要被人曲解!
Eastlight:老师也不想家访,是学校规定班主任要完成一定比例的家访。有些以前的规定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没人敢打破它。
小石柱:面对怀有敌意的“多数家长”,别再逼教师完成家访任务了。
换址找个能谈话的地方就行
朱研亮:与家长和学生谈话没必要选择“家”这样特殊的空间。
小呀么小呀么小二狼:让家长抽空去学校就好了,规定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内的任何一个工作日。
洁洁SJR:有很多替代的方法,比如说电话、网络。我个人更倾向约在类似“星巴克”之类比较安静的地方,关键是双方都能比较自在且不被打扰。
薛智之0616:传统的面对面上门家访,有时确实会面临一些尴尬,尤其是与学习无关的一些家境情况确实没有必要完全让老师了解,可以改一改形式。
理性有些家访是必要的
不厌_丁祎玮:对家庭状况特殊的孩子家访是有必要的。
浦东微感动:老师家访,能更深入孩子所生活的现状环境,孩子在家中也许展现的是不同于学校中的一面。网友担心老师受贿固然有理,校方可考虑制定相关监督机制,杜绝受贿。
小呀么小呀么小二狼:在这方面老师应该有一些自主权,决定哪些需要面谈哪些只要打电话就可以了。
■点评王军荣:家访也要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家访应该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特色”。
其一,要不要亲自到学生家里访问,需要征得家长和学生的同意。不是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愿意老师到家里来的。毕竟要特意留出一个时间段,而且还要涉及待客之道等等。要知道,每一个家庭情况是不尽相同的,而家长对家访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管如何,到学生家中访问,绝不能强求,需要有一个沟通的过程。沟通之后,约定一个时间去学生家访问,则能成为很好的桥梁。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其二,家访不一定非要到学生家中,地点可以灵活,可以在家长的办公室,可以在公园里,可以在茶室里,只要能够有一个适合谈话的氛围就行。另外,还可以“集体面访”,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合理搭配,将几个家庭分成一组,集中在某个孩子家中或公园碰头。孩子们在一旁玩增进友谊,家长们可与老师群聊或个别沟通,氛围轻松活泼,还可分享彼此育儿妙招。
其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沟通,不用到学生家里,也可以看到学生家里的情况。这岂不可以避免亲自到学生家里的尴尬?
家访的目的就是和家长形成联盟,共同教育好学生。而家访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也该具有“时代特色”。因此,不必拘泥亲自到学生家中。家访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内涵”。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美大学称“十四年之痒”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