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的电话和网络秘密监控项目在美各界及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其中以代号为“棱镜”的网络监控项目牵涉面最广,也最具争议。“棱镜”项目不仅给奥巴马政府摆上一连串棘手难题,也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反恐是“硬道理”
除了此前曝光的一些电话监控项目外,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6日报道,美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搜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互联网巨头皆参与其中。
连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等高官纷纷出面为此事“灭火”。他们提出的三大辩解理由是:第一,“棱镜”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第二,该项目已得到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的授权及监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棱镜”对反恐有功。
反恐是动用一切情报监控手段的“硬道理”?显然不是人人对此认同,美国会一些议员直言,尚无证据能证明“棱镜”项目在挫败恐怖图谋上起到作用。
主角是英雄,还是叛徒
网络时代,“棱镜门”一石激起千层浪,告密者主动站到台前更添戏剧性。29岁的美国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9日通过媒体披露了自己告密者的身份,他随后又曝光“棱镜”项目涉及欧洲、亚洲等国家在内的国际目标,似乎已准备好将这场揭秘战进行到底。
斯诺登究竟是叛徒,还是英雄?美国国内涌现出两种声音。一些官员指责斯诺登泄密行为损害国家利益,甚至将其定义为叛国行为。另一方面,有关此类项目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看法也得到不少民众认同。自9日至10日下午2时,白宫请愿网页上要求赦免斯诺登的签名已达到约两万个。
对斯诺登定性之争,归根结底是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关系的争议。据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12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受访民众中53%不支持联邦政府以反恐之名获取电话和网络记录,37%持支持态度,还有10%不持任何观点。其中,30%的受访者认为,无论加上怎样的前提条件,这类监控项目都不正确。
连锁反应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的辩解重点以及美国内的关注焦点在于,美公民是否沦为电话和网络监控对象。言下之意,针对美国以外目标的监控属于“另一码事”。这种内外有别的立场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棱镜”风波已波及包括美国欧洲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
欧盟司法委员维维亚娜·雷丁10日致信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称,“‘棱镜\’这类项目以及授权此类项目所依据的法律可能会给欧盟公民的基本权利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英国的欧洲议会议员克洛德·莫拉说,美国此举显然破坏了双方之间的信任。
分析人士指出,“棱镜门”给美国带来的内外压力巨大,所引发的冲击波短期内难以平息,或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安全策略。
首先,美国情报体系可能进行内部检讨。“9·11”事件后,美国在安全领域投入大增,不断招兵买马,但安全漏洞随之增多。作为一个等级并不高的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为何有权接触到机密,还有机会将其泄漏给媒体?面对疑问,亚历山大坦言,国家安全局需要重新审视工作人员的权限以及招募工作流程。
其次,奥巴马政府施政步调被打乱。从美税收部门区别对待保守派组织、司法部秘密获取美联社记者电话记录,再到影响更广的“棱镜门”,奥巴马政府近来接连陷入丑闻,形象受损,也使其在推动移民改革、控枪等重要议题上的步调被打乱。
(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1952年埃及革命成功以来,军方一直是埃及权力的主角,包括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在内的历任总统都有浓厚的军方背景,军方在埃及已形成特殊阶层,军方参与的经济活动已占国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