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中边守摊边写“作业”
他究竟背负着怎样的故事离开家乡?他对贫穷的观念与记忆是什么样的?他在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又怀着怎样的企望?若不是边卖菜边写日记而 成 为 “ 网 络 红人”,若不是老家的安徽人民出版社新近为他出版了《卖菜叔日记》,现在北京西城区天陶菜市场卖菜的41岁农民工姚启中,应如这城市中的众多外来工一样默默无闻,尽管他们在维系城市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可或缺。
◆引子
打工就是揭不开锅去要饭
老姚的新书《卖菜叔日记》,总体分两部分,一是对于以往农村生活回忆的“家贫史”,二是自己来北京打工的艰辛与收获以及孩子如何在学业上取得进步的“励志史”。
2007年刚开始写作时,老姚频受嘲笑与不理解,甚至被人称为有点“神经病”,尤其在书写以往“家贫”历史时更是如此。与他在老家安徽阜阳结婚、后来北京共同奋斗的妻子一开始也持同样观点。她说:“他写以前家里太穷了的那些事,讲出来有啥用啊?他是个老实人,(既)倔也笨,我也怕他写这些惹出什么事。他又是小学文化,写错了,一遍遍又是涂啊,他这几年就是写这个,我都看不惯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对于过去,尤其是暗淡的过去不愿提及、觉得不值得花费精力梳理的心态,因此晚辈对于家里早年间的事往往都不甚了解。因为习惯向前看,车轮总要向前行进,要尽量“轻装上阵”。
若说这部分内容的作用,也许对于较早一代农民工(他们往往文化程度较低、年约40岁及以上)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动因的理解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在《卖菜叔日记》当中,打工的原因被这样概括:“‘打工\’这两个字只是我们家里给它改个名听着好听点,说白了,其实就是家里揭不开锅去要饭了。”
◆在故乡
18岁读到小学四年级辍学
安徽阜阳,在距今并不遥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姚家面临的贫困在书中有着众多细节描述:“从柴火垛上掐点红薯叶子,再盛一瓢玉米糁子拌咸菜疙瘩,这就是我们的午饭,也是一天的饭——— 我们家晚上很少吃饭,因为粮食不够。”
由于老姚的父亲是一位“半智障”人士,老姚家在穷的同时,在村里也受欺负。书中也写道:“姚家几辈人都是被人从门缝里看大的,挨打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挨打我倒不怕,我是怕他们把我的衣服打破了。1979年的冬天,那时我才7岁,有人伸手要打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先搂住身上的衣服。”
1988年,靠着父亲卖苦力维持基本生计的姚家,依然盼望着有一天能吃上三顿饱饭。下雨要淋着,因为连雨具也买不起。1990年,老姚18岁了,由于学业断断续续,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那年冬天,他和哥哥从邻村陈庄赊了点生姜,拉着这些生姜走了240里路到北乡的亳县去卖,挣了在他家看来是天文数字的100多块钱。
◆在威海
挣出三间瓦房
“想了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一段时间的生活,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贫穷\’,因为那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穷……”这是老姚的书中形容他在老家成长过程的一段话。穷则思变,则是人之常情中最根本的一种。
1990年,老姚一家人萌生外出打工愿望。村里的几个人去了威海打工,挣回来几百元,还带回了衣服和水果。老姚家因此艰难地第一次张嘴求人办事——— 希望搭帮出去打工。1991年过完年,老姚怀里紧紧揣着向别人借的50元路费,揣着这样一笔钱不知什么时候能还上的忐忑,跟着村里的人一同去了威海。
“先当小工,搬石头、装卸车、建花房、修假山、刨土,后来又建威海第六毛纺厂的体育场。”睡在马棚里、靠在毛纺厂吃剩饭省钱,甚至从冷库房顶上掉下来大难不死,两年间有了这样的成果:“我和哥哥第一年挣了2000多块,第二年挣了3200块。我家的几间老土坯房子,在这一年拆掉,三间简易新瓦房拔地而起,这对以前的姚家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他回到村里,为全村人放了一场电影,特意为纪念1982年因病逝去的母亲点了《妈妈再爱我一次》。
◆在北京
遇恩人不再四处“打游击”
经过了几年的打工,老姚娶了媳妇,经历了父亲去世。家里虽然一天吃上三顿热饭不成问题,但日子仍过得紧巴。1996年,听说村里去北京卖咸菜的一年挣的钱都顶他干好几年,于是他决定攒够了本钱前往北京。第二年,老姚再次向姚启彬大哥借了1200块钱,怀着改变家庭境况的强烈愿望,开始了他的“北漂”16年。
老姚卖菜出摊勤,生活又俭省,看着确实挣到了些钱,他心里渐渐踏实下来。但“不稳定”是他面临的一大问题。他在北京卖菜10多年,一共搬过9次家、在8个菜市场奋战过。
不过在1997年,他来到了被他称为“梦想起飞的地方”——— 长椿街菜市场。“市场管理员刘大爷和崔大姐从我面前走过,他们看我怪可怜的,便商量着把最西面路北理发店门口的摊位先给我用一个冬天。”
“刘大爷和崔大姐的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这个摊位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饭碗,有了这个摊位就相当于我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1997年农历十一月底,托市场管理员刘大爷的福,我在长椿街菜市场每月花175块钱租了一个固定的摊位。在崔大姐的帮助下,我又交75块钱办了营业执照。”这些个事老姚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排遣心情去书店抄写励志书
老姚的书中有如下小标题:“难熬的2003年”、“饱受苦楚、辛酸、委屈”、“不顺心的事”。不过,在他几乎所有的篇章中,尽管主题不是为了“吐槽”,也都多多少少记录了些不顺心之事和难处,这可以说是陪伴在他生活左右的。
比如1998年每月花150块钱租了间6平方米的小屋。“这间小屋矮得我站在床上都直不起腰来,房子上盖的是石棉瓦,中午睡两个小时全身上下都会长痱子。”“媳妇刚到北京的那几天,她多吃一个一毛五分钱的馍,我都暗暗心疼。没办法,那时我们还欠着父亲去世时的几千块药债呢。”……
写东西和看励志类书籍成了老姚排遣不顺心的一种方式。他说:“我有自己的作业本,去超市、书店看书,我买不起书,看到有一些句子我就抄下来。”
老姚在谈话中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作业本,他把背下的励志句子也写在了书里。
◆写书动机
记录自己孩子成长
老姚说在稿纸上写字,也可以减压。他说:“从2007年开始,生意不好干,我在市场里写,也是缓解缓解压力,写这个觉得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你在那愁眉苦脸的,一上午老过不去。”他写字一笔一画十分工整,为了多写几笔,还写繁体字。不过,一开始提起笔来的动机却是想记录下引以为傲的孩子的成长,后来才想到写自己。
老姚的二儿子姚五一在武校学习,至今获了国内外十余个比赛的奖牌,还参演了不少影视剧。大儿子姚国庆,在玉渊潭中学上高二,学习成绩是年级的前十名。
老姚在菜市场写日记的事情被包括外国媒体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后,他成了红人,还得到了出书的机会。
翻开该书,首先映入眼帘的照片是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耍棍使刀参加武术比赛的照片。姚五一得到的各类奖牌和奖状也占到照片的多一半。这与众多家庭望子成龙以及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形并无二致。
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
在与老姚谈话时,其实大多谈的是孩子。问他为什么书里选了这么多孩子的照片,他说:“我一个农民工,看我干啥?衣衫褴褛,没有吸引人的光芒。”问他对未来的生活规划,他说:“我十年五年之后就看着孩子,帮着孩子干点活。”
在谈了众多关于孩子的话题之后,记者问,你呢?你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姚想了想,说道:“一没文化,二跟别人掺和不到一块去,咱就是个农民。”合上老姚的书,封面上几个字再次映入眼帘,那是“让孩子知穷而后勇”。据《北京晨报》
新闻推荐
名大脾气涨 与初恋男友婚姻疑触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