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落
老妈已七十有三,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事,洞察世事,人情练达,生活经验丰富。只要她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犯了错误或是在待人处事方面有不妥之处,就会搬出一些古话、俗语教训我们。妈妈口中的那些俗话既有趣,又饱含哲理,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小时候我很淘气,常到小伙伴家中躲猫猫,藏到人家被盖里、柜子里,把别人家的床呀、柜子呀弄得又脏又乱。大人不高兴,可不好直接骂我,就沉着脸骂自己的孩子,但我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哪懂指桑骂槐?还在那里闹得天翻地覆,根本不知离开。妈妈知道了,就教训我:“二妹子,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人家不欢迎你,你都看不出来呀?以后要学着聪明点。”自那以后,我才懂得人要知趣。
还有一次天下着雨,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到外面用手接雨水喝,还仰起脸让雨点打到脸颊上,觉得有趣好玩。妈妈在屋里叫我回屋,我根本不理会。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倒了。她就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叫你回屋不听。古话说‘晴天摔老狗,落雨摔瘟牛\’,小瘟牛儿,快点进来。”我撅起嘴嘟噜着:“我才不吃亏呢,我摔痛了,我要吃糖。”妈妈赶快拿一块糖给我。后来很多事证明:不听老人的忠告,真的要吃亏,要多走许多弯路的。
在妈妈的“俗话说”教育下,我慢慢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妈妈经常对我和哥哥讲要勤俭持家,不该花的钱就不要乱花。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买了房子,家具、家用电器也都买齐了,你们可得珍惜幸福的家庭。老话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你们用了十年兴起一个家,如果不争气,败起家来就是几个月的事,你们千万不要当败家子。”为此她不许哥哥炒股,不许哥哥和她认为不可靠的人合伙做生意,不许我们做任何可能危及家庭经济的冒险生意。妈妈也告诫我:在家庭生活中要顾全大局,不要任性,勤快点,贤惠些,才能处好夫妻关系。她说:“古话说就了,‘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有的做妻子的在外面不知好歹,惹出事来,还要连累到爱人和家庭,使家里蒙受损失,那就是在败家。你一定要注意家里家外的待人处事,凡事都忍让一些。”
目睹现在社会上请客办酒席之风盛行,随礼的份子钱不断跃升,人情消费让人们普遍感到有压力,老妈觉得这是极大的浪费。她跟我分析得入情入理:“我劝你们不要请客,你40岁生日时我叫你别做生,你哥哥马上满50了,我也要叫他不做寿。老话说‘人亲要赶完,要卖一村田\’,请别人吃饭,会给人家增加经济负担,人家还要牺牲一天的休息时间。”在妈妈的劝导下,我们家没请过客——我结婚、满30、40都是一家人自己庆祝的,哥哥家也是。惟一一次摆酒席是妈妈的70大寿,妈妈本来不做寿的,但她的侄子们、老同事们说你不请我们也要到你家里来。到了妈妈生日那天,果然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人,妈妈只好把人领到饭店吃饭。侄子们、老朋友们拿出礼金,妈妈拒不接收。
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老人。那天我听到她和长她6岁的婆婆闲聊,“时间过得好快呀,转眼间我们都老了,一辈子不知不觉就过了。老话说‘小时讨人厌,老了遭人嫌,中间又没几年\’,现在身体多病,记性也差了,有些东西也不懂了,还要向年轻人请教,不然闹出笑话来遭儿孙们嫌弃。”我忙截住她的话,“妈,谁嫌弃你了?你不晓得如何看短信、发短信,你喜欢听老歌,又不会在电脑上点歌,我都耐心地教你了。你是我和哥哥的参谋长,凡事都要请你老人家参谋,哪敢嫌弃你?你以前说的俗话是精华,这句可是糟粕。”妈妈听完哈哈大笑,“我就是随便说说,要你个尖嘴妹子当真。我还要说你呢,你没听说过‘三十为上,四十为下\’呀?今天降温了,你也不加衣服,你43了,身体已经走下坡路了,还以为像20、30岁的时候身体那么好?现在不注意身体,以后老了病痛就会多。”看,妈妈接连说了两句与年龄有关的俗话。
老妈肚子里的俗话多了去了,时不时就会冒一句出来教育我们——当我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改行时,她教训我“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山山都有好柴烧”。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她开导我“一截田坎三截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当我对她的那些农村来的远房表亲不太热情时,她批评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我希望妈妈健康长寿,让我能听她讲更多有意思的俗话。
新闻推荐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嗜书成性,爱书成癖,甚至为书疯魔痴狂。为书痴狂的名人
曲波“挖书”当代文学名著《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12岁时读《说岳全传》,对书中秦桧非常痛恨。一怒之下,将书中所有的“秦桧”二字都用刀子挖掉,未曾想连背面的字也给挖掉了,他怕父亲责怒,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