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小学时,怀着和父母团聚的憧憬,他拒绝了一对美国夫妇的收养。
!大学时,怀着当上冠军更有机会找到父母的梦想,他办了休学手续,全身心投入训练。
!夺金后,他道出心声:“我愿意拿我的金牌,甚至我的余生来换取父母的一声‘江建,我们回家了\’!”
2011年10月11日,在男子射箭项目摘下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首枚金牌后,23岁的杭州选手江建,却道出了自己让所有人吃惊的身世:我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人,我愿意用我的金牌来交换,换来爸妈的一声“江建,我们回家了”!随后,他将这一愿望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一时间,残运会冠军“微博寻亲”成了网民关注的焦点。幸运的是,时隔21年之后,江建找到了亲生父母……
二十一年前他被遗弃在秋天里
1990年,初秋,渐渐清冷的杭州。
杭州火车站城站街道三桥居委会调解室主任濮素贞拎着暖水瓶,刚要打开办公室的门。转过头,她看到一个30多岁的女乘务员,抱着一个孩子在走廊里来回走动,见到濮素贞,她急匆匆地走过来:“我们在火车站的旅馆发现了这个孩子,麻烦你们照顾一下。”将孩子放在办公桌上,她快步离开了。
濮素贞连忙叫来居委会福利主任金桂秋,两人掀起裹在孩子身上的毯子。
襁褓中的孩子,胸前挂着一把银质的“长命锁”。濮素贞将孩子抱起来,身边的金桂秋发现,孩子身下有一片写着字的尿布:陈氏,出生于1988年5月26日未时……不一会儿,孩子醒了,歇斯底里地哭。濮素贞把他从沙发上抱了下来,想让他自己在地上玩一会儿。当她把孩子放到地上时,却发现他根本站不稳。她这才发现,孩子的腿脚不方便……下班后,濮素贞和金桂秋将孩子送到了杭州儿童福利院。从此,这里就成了这个孩子的家。
在这里,孩子有了自己的名字:江建;在这里,江建知道自己患了小儿麻痹症;在这里,江建知道自己和所有小朋友一样,没有爸爸妈妈……上小学时,看着有的小朋友被叔叔阿姨领养,小江建也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幼小的心灵中,每时每刻对想像中的父母充满思念。
思念中成长他是“小花”现实版
小学三年级时,一次,老师布置了
一篇日记《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这个大部分孩子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命题,对江建来说,却是如此艰难。江建在日记中写道:“爸爸妈妈,如果你们是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那我愿意天空永远都这么漆黑,不要黎明的曙光,我愿站在星空下,一直仰望着你们……”这篇日记深深打动了老师,于是,作文后面有了这样的批注:“江建,或许爸爸妈妈是出于无奈,或许现在他们十分内疚,或许现在他们正在满世界找你,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就可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了。”老师的鼓励,深深烙在了小江建的心里,他憧憬着,有朝一日,还能和父母团聚。
正是怀着这样的憧憬,让他拒绝了一对美国夫妇的收养。
但现实是残酷的。没有父母的疼爱,加上自身的残疾。江建的成长,是一场痛苦的蜕变。他常常活在讥讽中:“上学有什么用啊?将来还是一个无用的人!”“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简直是浪费粮食!”
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讥讽,自尊心很强的江建就会冲上去和别人拼命。后来,他将愤怒转化成动力,发奋学习,从此书不离手。
2005年8月,江建考进了杭州余杭区瓶窑中学,校长特意将其安排在楼层较低的一楼或二楼的教室上课,并让班主任安排学生轮流帮他准备中餐 、晚餐,背扶他上下楼或上厕所。
一次上计算机课,江建看到一部名
叫《暖春》的电影,电影讲述村姑小花
失去父母后,遭受养母的非人折磨,小花用自己的宽容和善良感化了养母,并喊出了来到这个家以来的第一声“娘”。
遇到委屈和困难时,江建就看《暖
春》,每次看到小花眼里的泪花,他就禁不住潸然泪下,他觉得自己就是小花的“现实版”。
心中“小算盘”为寻亲发誓拿冠军
2010年,江建已是杭州江南专修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年6月28日,江建在福利院的姚晓红阿姨带领下,到市残联做残疾人信息录入,偶遇浙江省射箭教练邵淑芬,邵淑芬看到江建就说:“这小伙子虽然腿脚不利落,但身体素质不错,是块做运动员的好料子啊!”在邵淑芬推荐下,江建成了浙江省射箭队的一名残疾人运动员。
在电视上看来很简单的动作,但到了自己手上才发现,还真是个技术活。
训练的艰苦难以想像。三伏天,每次训练都长达数小时,经常汗水湿透全身。
在一次训练中,江建听队友说,入选浙江省队是为了备战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江建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自己能成为冠军,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有了关注就有机会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他干脆办理了休学手续,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高强度的训练,江建的手心手指磨破了,裂了口,钻心地疼。有好心人劝他:“算了,正常人都难以承受的,何况我们身体还有缺陷呢?”江建笑道:“流点血流点汗不算什么,没事的!”江建的毅力,让不少想放弃的队友十分佩服,大家以他为榜样,加强训练。
每天练下来,手疼得不行,屁股也坐得生疼。
2011年10月10日,江建作为全国第八届残运会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选手,点燃了圣火盆。次日,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在蒙蒙细雨中开幕。
功夫不负有心人,训练仅一年多的浙江选手江建,坐在轮椅上,稳稳射完36箭,以2环的优势夺冠,一举夺得本届残运会的首枚金牌。
参加残运会开幕式演出的陈奕迅 、许茹芸对江建备加推崇,分别与他合影留念。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不停地赞叹:“江建,你真棒!”
微博寻亲渴望父母带他回家
巨大的荣耀,让江建被兴奋包围着。但很快,他心里开始泛起失落。
“我是成功了,却没有亲人可以分享这份收获。”孤独的江建,在杭州江南专修学院举行的表彰大会上,道出了藏在心底21年的秘密:……我等着回家等了21年,我愿意拿我的金牌,甚至我的余生来换取父母的一声‘江建,我们回家了 ’!”随后,江建开通了腾讯微博,在微博中写道:我叫江建,1988年5月26日生……我和父母1990年1月12日在杭州火车站分开。懂事起,我就想找到父母……爸爸妈妈,我从没怨恨你们,我只想找到你们。请大家帮忙转发,万分感谢。”这条“残奥首金冠军寻亲”的微博在网络上疯传,很快就被转发了7万多次。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播音员韩乔生第一时间转发微博帮他寻亲,并留言:“江建微博寻亲,我非常感动,因为他的执著,因为他的韧性,因为他时刻怀揣一颗寻找父母的心,并且从未间断。”几天后,一对四川宜宾的夫妇来电称,江建的情况很像自己20多年前被人抱走的大儿子。激动的江建与这对夫妇见了面,结果让他失望了。这对夫妇的儿子在家里被人抱走时,腿脚并没有问题,而且,儿子的一只耳朵上有一个胎记,江建的耳朵上,却没有……这次见面让心怀期待的江建,心情跌到了谷底,他在微博中说:世界太大,估计能找到爸爸妈妈的可能性很小了。
出现转机一篇报道让亲人重逢
就在江建几乎绝望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10月20日,在杭州工作的姜胜利在当地报纸上看到江建寻亲的消息后,心头一动。多年前,他曾听舅妈说,有一个表弟可能在杭州。姜胜利拨通了舅舅陈叔国的电话:“舅舅,当年,陈艺身上留有什么物件?”陈叔国的心突然感到一阵揪心的痛,儿子陈艺是21年前被他遗弃的!“有一封家书和一把长命银锁,家书的内容:我是南方陈家村人氏……”他告诉外甥。
电话那头,姜胜利接过舅舅的话头,将报纸上刊登的“家书”继续读了下去。电话那头沉默了。姜胜利高兴地喊起来:“表弟陈艺,找到了!”很快,姜胜利与杭州江南专修学院和杭州市福利院取得了联系,要求和江建见面。当晚,陈叔国和妻子余丽辉连夜赶往杭州。
时隔21年,再相见,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煎熬。
第二天中午,杭州江南专修学院5楼会议室,江建心情复杂地推开门,面前全部是陌生的面孔。见江建进来,陈叔国急速走到他面前,站住,凝视,泪如泉涌:“儿子,我对不起你,当时是我把你扔掉的……”余丽辉再也忍不住,趴在桌上失声痛哭。
江建心中充满了疑惑,他要求核对笔迹,陈叔国便用毛笔写下那封家书的开头一句:我是南方陈家村人氏……但江建觉得不十分像。
陈叔国又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夫妻俩与一对子女的合照。他指着照片说:这是你姐姐和弟弟,你们长得很像。”江建对童年没有任何印象了,他心存疑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扔下我?”陈叔国抹了一把泪:“那时实在是没办法……”
骨肉相认重新感受父爱母爱
江建与陈叔国夫妇决定,去做亲子鉴定。
DNA结果已经出来了:陈氏夫妇就是江建的亲生父母。
多年的期盼突然变成现实,反而让江建有些不知所措,如何面对,成了他心中的一道难题:他们当年遗弃了我,“到底应不应该相认呢?”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江建父母认亲动机的声音。“如果不是金牌,父母会认他吗?”面对质疑,陈叔国很坦诚地说:“遗弃孩子是我们的错,这些年,我内心很煎熬,每当电视里出现小孩找妈妈的镜头,想到自己的儿子,就很痛苦。”面对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江建选择先接触一下再说。三人当晚住进了杭州假日酒店的三人套间。这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就是这天晚上,江建从父亲的嘴里,知道自己坎坷的身世……今年48岁的陈叔国是温州平阳人。
1988年5月26日,他和妻子余丽辉有了儿子陈艺。陈艺一周岁半那年,突然患了小儿麻痹症。
陈叔国借钱给儿子治病,一个星期后,病反而更严重了。迷信的陈叔国去算命,算命先生掐指一算:你儿子被魔鬼缠身,平阳地方太小,孩子要活命,得去大城市……陈叔国带上借来的520元钱,抱着儿子,坐车到了杭州。去医院要交700元押金,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里,陈叔国陷入了绝望。狠了狠心,他做出了一生中最后悔的决定。他在儿子的尿布上,写下一封家书,并在红纸上写下儿子的生辰八字,除了回去的车钱,他将其余320块钱,都留给了儿子。
陈叔国从小旅馆里搬出来,找了家国有招待所,他觉得公家的旅馆不会随便把孩子丢掉,孩子会多一些活下来的希望。
陈叔国将儿子放在招待所里,没多久,他又回来了,望着熟睡中的儿子,又转身悄悄离开,就这样,来来回回4次。直到第四次,他在旅馆外偷偷看了半个小时,终于离开了……相认后,一家人回到温州的家,江建开口叫了第一声“爸爸妈妈”!连着几晚,江建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看着分别了21年的儿子,年近半百的夫妇俩夜夜泪湿枕巾。
21年的一切思念和痛苦,都在这眼泪里融化了。江建再次更新微博,表达了对父爱母爱的新理解:“母爱父爱我们到底了解有多少,当你看到生活的苦难,当你了解其中的过程,即使是错,它也是对的另一种体现。”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