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热点 > 正文

寻求祖先的护佑 他们背井离乡,定居于“省尾国角 ”的潮汕,唯一保留下的,只有他们的信仰和对祖宗的怀念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2-03 05:36   https://www.yybnet.net/

汕头澄海区隆都镇南溪村的村民,集中在村里“赵姓家庙”祠堂前的场地上进行社日的祭拜活动。庙会上的舞龙表演汕头市潮阳区外,枯草四野,能看到有几座十几厘米高的“小房子”低低地趴在野地上,边上插着几炷香,刚点上没多久,腾起一缕缕的青烟,在无风的冷空里直直升上去。当地人说,这是有人家要盖新房,向土地神祈祷。

1月20日,农历大寒。照例,这是一年中最冷之日,但在这南方的海边城市,一切都还温暖,清晨的野地和屋檐,连寒霜都不见。

如果不是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烟花和炮竹的硫磺味,以及村落四处可见的一地碎红,真让人以为,这是小阳春的三月天。

这里是潮阳区铜孟镇,距离汕头市区30多公里,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县城。在熟知汕头人文历史的人眼中,这个区的祭祖和民俗很有特色。

“省尾国角”的子民

许教诗迎面走来,这个73岁的老人系着一条蓝围脖,周身收拾得体面,精神矍铄。

他是镇上老人组的一员,当他走在村子里时,他的长者风范彰显无遗,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恭敬地向他颔首微笑,而他则显得低调内敛,一贯回以微笑。

老人组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乡民组织,在当地方言里,被唤作“老大间(屋)”,由有威信的老人组成,每每在村级重大事务中发挥作用。他们是乡村社会里宗族和乡约的“守护人”。

潮汕地区,狭义上仅指潮州 、汕头 、揭阳三地辖区,即俗称潮汕三市,广义上则又涉及汕尾 、梅州等地,所谓大潮汕。这个地区,历来为粤东 、赣东南 、闽西南的商品集散中心。

三面背山,一面向海,中间围出来的这片潮汕平原,又常受到台风和地震的袭击,危机感总伴随左右。于是潮汕人无论是在家耕作,还是乘“红头船”(船头漆红)闯海营生,都会焚香祈福,试图从祖先和神灵那里获得护佑。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版图,这里是远离朝廷之地,同时又离省会广州颇远,潮人所以会自嘲为“省尾国角”,也因此成为了中原人的避难之地。秦末 、南北朝 、宋末 、明末等几次大规模移民高潮,成了潮汕子民的主要来源。这些人背井离乡,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他们的信仰和对祖宗的怀念。

许教诗不会说普通话,一口潮汕土话,他告诉记者,农历新年时,村子里将会有一场盛大的游神祭拜活动。

许教诗说:忙年,越忙这年过得越有滋味”。并且,这个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挺富有,也有这个资本去忙”。他望着这个村庄,露出很满意的笑容。

“忙”有时也是个技术活。在潮汕的乡村里,一些有技术的人,能比旁人忙出新意,忙出生意经来。

遵循祖宗规训

许教诗走路时,腰板很直,步伐也快,每年村子里的红白喜事,或者清明 、新年的祭祖游神,都需要这些老人组出面张罗,没有一副好身板和雷厉风行的做派,是很难胜任错综复杂甚至琐碎的各档子事务。

他说,在他们这个大村里,有6个老人组的分社,村子里凡年老者,都自愿自觉加入,然后推选出合适的几位主事者,名为理事,负责各项事务。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许教诗操持着村庄的祭祖,而他自家,也会在特定的日子,给祖上上坟祭拜。

私祭和公祭都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许教诗一家来说,无论离开汕头多远,心里头都会记着祖宗的规训,凡事不敢乱来。

而每年回乡祭拜,则成了许家子弟每一个人的精神回归,许教诗的一位亲友说,漂泊在外,人在江湖,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什么事情都会出现,极端点说,即便在外与人打了一架或者大吵了一回,回到屋子里,也会对着家乡的方向,在心里寻求祖上的护佑。

“你看过李连杰演的电影黄飞鸿吧,那么大本事的人了,在外闯了祸,得罪了人,受了委屈,回到家里,也要跪在祖先的牌位前拜一拜。”许教诗的 家人说,这就是一种寄托。

把自己寄托给祖上的冥冥保佑之中,会看得开一些,遇事也平和一些。

几位浙商老板告诉记者,每次和潮汕商人谈生意,总感到一种特殊的气场。

许先亮也算个生意人,他说,自己做“活人灯”生意,在四里八乡的村民看来,是个实在人,每次做买卖前后,他会去祠堂烧炷香。

行走在这些村落之间,才发现,这样的开门礼,是各村几乎约定俗成的风格。唯一不同的是,每个村都会在村口挂出展示自家特色的对联和喜气洋洋豪气冲天的对联和标语。

村子里,每逢清明或者春节,都会有很多陌生的面孔进进出出,或是异性兄弟前来拜访,或是五湖四海的同宗族人前来认祖归宗,祭奠祖先。所以,进入腊月后,土狗们各自撒欢,懒得再叫。不时从某处传出炮竹炸响之声,然后就是浓浓的硫磺味,或者随风飘过来的当地潮剧的咿咿呀呀的唱段。

“聚起来,唱起来,热闹起来,潮汕人不习惯冷清的新春。”当地人说。

村落之间,如同比赛似地,鞭炮声此起彼伏。

“其实所谓老人组这个称谓,不过是文革之后才兴起的叫法。”汕头社科联主席 、民俗专家陈汉初告诉记者。

许教诗不时扭过脸来解释,这个村子都是许家人,许家人的祖上是朝廷的状元,更要热闹一点才有面子。放鞭炮这样的小事,都是各家自己的主张,老人组就不过问了。

“不能差”的祭祖

许教诗拍拍许先亮的肩膀说,最近有啥新点子?今年咱们村得搞出新意,上个月,隔壁某村搞了一场盛大祭祖呢!”许教诗所说的那个村,今年是“大祭”,小祭年年有,属于常规动作,大祭则隔几年一次,各村时间不同。刚刚过去的临村大祭,与上一次时隔四年。

在这里,祖先往往被神化,祭祖也与祭神难解难分。

邻村祭祀还特别制作了现场光盘,全程录下了祭祀过程。

当天,穿着古装的男女,脸上涂着脂粉,有的抬着牌匾,有的扛着“活人灯”,孩子们也打扮一新,提着花灯,一路跟着队伍游街。

游街是祭祖的前奏,长长的队伍,分成几个部分,打头的,是几十辆轿车组成的车队,车身挂着V字形的红绸带,插着五颜六色的小旗子。车队缓慢前行,所有的车都闪着双跳灯,当夜幕初降时,远远望过去,连成一排光带,照亮乡村。

那些年轻人们,有的拿着二胡,有的端着锣鼓,一边走一边敲拉,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

游街过去,队伍就会走进祖祠里,跟着老人组的老人们,下跪磕头,对着祖先塑像和高烧的红烛祈福穿着马褂,头戴瓜皮帽的老人们,命令礼生诵读祭文,在祭文声中,全村大小,按着辈分,先后再来叩拜祖先。

祭祖结束之后,把祭品中的猪 、羊肉,按参祭人数每人均得一份,叫颁胙肉。

村庄所在地有一大片工业区,生产女性内衣,在村庄和工厂之间的公路两边,随处可见高高竖起的广告牌,上面印着身材火辣的内衣模特。

平日,年轻人从工厂出来,走在这些美女之下,想的最多的,是怎么利用好仅有的闲暇时光。一名青年告诉记者,老实说,什么祭祖啊游街啊,还要化妆,涂彩,无聊得很。”但即便如此,村庄是老人的,是家长们的,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无法拒绝参与其中。

许先亮准备了很久,他们几乎全家动员,在自己仓库里做了两根巨大的盘龙柱,挂着彩灯,他想到时候拿出去展示,和村人一起向祖宗致敬。

这个创意让许教诗连连称是。

相比而言,年龄更小的孩子,就显得欢乐很多。他们大多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一辆改装后的锣鼓车,边游街边表演。

许教诗说,那个邻村做得确实不错,但我们许家村,也不会差”。他带着记者去村落的学校。

如今是寒假期间,学校的礼堂和操场上,随处可见排练的队伍,那些不同年级的学生,各自为阵,恰如邻居前几日祭祖录像上那样,敲锣 、拉二胡,以及敲腰鼓。

敲腰鼓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在那不停地重复一个敲击动作,跳来跳去,满头大汗,但指挥的老师并没打算叫停休息,只是不停地大叫:用力,整齐,快!”在这大喊与蹦跳中,2011的春节

开始光临。(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结婚对象:华谊男星沙溢 胡可 华谊倾巢前往祝福

沙溢胡可大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求祖先的护佑 他们背井离乡,定居于“省尾国角 ”的潮汕,唯一保留下的,只有他们的信仰和对祖宗的怀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