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正文

幸存者叶伦明: 海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来源:柳州晚报 2010-05-24 08:30   https://www.yybnet.net/

叶伦明(前一)及家属人物简介:叶伦明,90岁,祖籍福州,太平轮海难36个幸存者之一。一生坎坷,前半辈子,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后半辈终于定居香港并恋上了马拉松,成为香港知名的“马拉松老人”。他说,跑步是为了纪念当年死难的朋友。在外飘零61年,20多天前,终于又落叶归根,由侄女叶秀华等带回福州养老。

1949年1月,叶伦明像往常一样,和同伴去上海进货。这次,

他进了20磅左右(相当于9公

斤)的羊毛。那段时间,船票常常买不到,他提前5天才买到了太平轮三等舱的通铺票。

快到除夕夜,妻子和父亲、哥哥,在台湾正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回忆那段尘封的往事,叶伦明感慨万千,冥冥中有神相助。

在太平轮上,他在底层时,有人吐了口痰在他头上,他抬头,看到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像观音菩萨一样在召唤我”,于是他上到船顶寻找。

白衣女子没找到,他就和熟识的朋友找了张桌子准备吃饭。

“如果在下面船舱,就可能活不回来了”。

事后,叶伦明还想起,在上海进货时,一个骑单车的男子,

车上掉下一包金圆券(解放战争

时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发行的一种取代法币的本位货币,一元金圆券折法币300万元),他捡到,跑上去交还,男子当即拿出一沓金圆券,叶谢绝了,说“如果我要这个钱,我就不还给你了”。当时,战乱使得物价飞涨,这些金圆券可以换金条。

叶伦明说,他相信命运,也相信好人有好报。

落海获救后,叶伦明回到了鸭绿江路的住处。虽然对坐船远航心有余悸,但对家人的思念,让他继续寻找回去的机会。

过完年,他又买到了回台湾的船票。

休息了几天,叶伦明还惦记着生意,再次来到上海进货。

时局依然不稳,航线常常被封锁。这一次,来到上海的叶伦明,再也无法回到台湾,所有航班都停了。此后,两岸进入封锁对峙,完全隔绝。

当时,叶伦明夫妻还没生小孩。再多的思念,也只能隔海相望。

滞留上海的叶伦明,写信去台湾,信都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隔一年,辗转从台湾传来消息,妻子改嫁了。父亲传话过来,你老婆跟人走了,你一定要结婚”。

在上海,叶伦明和二哥落脚鸭绿江路,靠着缝被单、蚊帐、衣服等售卖为生计。但他并没有依父亲愿望再婚,孤老一生。他解释说,分开了,年纪也大了,就没再娶。事实上,那时,叶伦明才30岁。

对于家庭变故,尽管时隔61年,叶伦明也不愿深谈,他只说“各散东西”四个字。

想起死难的朋友就跑跑步,来纪念他们

改革开放后,大陆与外界的联系又多了起来。

1980年,叶伦明在远房亲戚的帮助下去了香港定居,二哥则去日本定居。

到香港的这一年,叶伦明已59岁。

他住在柴湾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在香港,他的手艺再次发挥了作用,缝被单、蚊帐、枕头、窗帘等,卖给街坊邻居,以此为生计。

“平时也没有事,想起太平轮死难的朋友,就跑跑步,来纪念他们”,叶伦明说,只要跑步,就不觉得孤独,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马拉松比赛,这激起了他要参加比赛的欲望。

于是,只要不下大雨,他每天从柴湾坐车到石澳渔村,在山间慢跑,训练耐力。

这一跑,跑出了大名堂。在香港,他成了知名的“马拉松老人”,得奖牌无数。只要有马拉松比赛,他就会去参赛。

最让人感怀的是,1990年,已经69岁的叶伦明参加了香港毅行者马拉松赛,全程100公里,是正常马拉松赛程的两倍多。从第一天晚上9点,一直跑到第三天凌晨2点,他连续跑了29个小时,饿了就边跑边啃面包。

他的精神感动了香港市民,大家尊称他为“叶伯”。年轻人碰到他,会请他签名,这也是叶伦明最开心的时候,来者不拒。

30年来,叶伦明从未缺席香港各类长跑比赛,自己都数不清得了多少个老年组第一名。家里满柜的奖杯和奖章,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叶伦明七八十岁时,平均每年都要参加五六次马拉松赛。

80多岁了,他还参加香港铁人三项赛。

叶伦明代表香港,到美国、英国、南非、泰国等国家,参加过马拉松赛事。在他81岁的时候,原香港特首董建华给他颁发了社区服务奖。

他用一双腿,跑到街闻巷知,是香港的知名人士,曾是耐克等商家的代言人。无论走到哪里,街坊都认得出他,这就是跑步的叶伯”、常在广告中见到他”。

香港媒体称叶伦明为“长跑老超人”和“马拉松斗士”。

跑步是叶伦明下半程人生的全部。他曾说,我不会停止跑步,因为一天不跑,我会觉得不舒服”。

在他香港的屋子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海报,海报上有四个大字:上瘾无罪”。

海祭我也要去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岁月不饶人,耄耋之年的叶伦明,一人蜗居香港,前几年政府要给他援助,他拒绝了,说“做人总要靠自己,不可只靠政府”自己还能过,穷的人还很多”。

经历了一生坎坷的叶伦明,20多天前,被侄女叶秀华等亲属接回了老家福州,安心静养在樱桂山庄。

叶秀华多次去香港叔叔的屋子看过,10多个平方米,就像个胶囊公寓”。

“现在叔叔年纪大了,一个人在香港生活,都快没法照料自己了,我们决定接他回来,”叶秀华说。

叶秀华说,其实老人应该对年轻时期的感情有芥蒂,原来有一张他和妻子的结婚合影,他不让我们保管,自己拿去撕掉了”。

记者在福州见到叶伦明,已经90岁高龄的他,精神依然矍铄。

回到福州后,家人请来医生,给他做过全身检查,哪里都没毛病”。

记者和他一聊起马拉松话题,他就露出开心的笑容,他说,“还可以跑”。

马拉松是他最乐意提起的话题。前段时间,叶伦明还跟家人提起,要去参加厦门的马拉松比赛,家人阻止了他,年事实在太高”。

拍照时,他主动拿着奖杯,笑得很开怀。

对于海祭,叶伦明说,有人去,我也要去,有时候还会想起那些朋友,他们死得很可怜,海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C罗宣布已成人父 内衣一姐未婚妻产男婴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幸存者叶伦明: 海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