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正文

太平轮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昨晚在上海商量前往舟山海祭

来源:柳州晚报 2010-05-24 08:30   https://www.yybnet.net/

太平轮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昨晚在上海商量前往舟山海祭,穿条纹衬衫者为太平轮纪念协会会长张昭雄。位于基隆的太平轮遇难者纪念碑幸存者王兆兰和她的丈夫(上接17版)

跳上木箱逃生

又一个15分钟过后,没等开到海岛岸边,太平轮加速下沉。

叶伦明脚下一空,被旋涡卷进了海水,几乎无法呼吸。他想“不能死啊”,一咬牙,浮上水面,抓到了一块木板。

虽然是大冬天,但王兆兰说,当时没觉得害怕,也没觉得冷。

海面上,天色昏暗,海浪并不大,救命啊,救命啊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很多人只露出个头,一沉一浮,就消失了,永远没浮上来。

这时,漂过来“两个茶几般大”的一只木箱,叶伦明踩着木板,脚一蹬上了木箱。他依稀记得海面上有大 、中 、小三个木箱,这些木箱原来是装鱼的。

有个生意人独自趴在木箱上,衣服都没有湿,也不救人。“我们箱上的人,看到个人就伸出手,把人拉上来。”叶伦明回忆说,王兆兰回忆,她是在落水后,被一双手拉上了木箱,后来因为上去的人太多,木箱翻了,人都落下海去,后来重新爬上来。

木箱随波逐流,不知何时才是尽头。大家都不说话,叶伦明只能听到海浪哗哗的声音和同伴的哭喊声,有人喊着亲人的名字”。

获救者徐志浩在《太平轮是怎

样失事的》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一个母亲手紧紧地挽着她四个儿女,而四个孩子也都紧紧地拥抱着他们那位唯一的最后的保护者,他们都知道这是死亡的一刹那,但谁也不愿离开谁一步!最后他们那最亲爱最坚决不离的五口,完全被无情的海水吞了下去。我也看见用手巾满包着的金条,在他们全身只剩一个头在水面时,这时价值百万金圆的金条也都不再恋惜地送到了海的怀抱里!什么都在这时成了废物。

澳大利亚军舰救人

漆黑的海面上,惨叫声 、呼救声逐渐消失,死一般沉寂。

王兆兰回忆说,木箱一直在海面上漂,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刚刚亮的时候,才看到有船来救。

“是一群外国人把我们救了”,叶伦明回忆说,上了大船,心就定了”。这时,被救的人才感到身体都被冻僵了。

救他们的是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军舰把叶伦明他们救上来后,换上海员的干净衣服,给他们食物 、热饮,送他们到上海。

当时官方统计,包括叶伦明 、王兆兰在内,只有36人生还。

等不来亲人的年夜饭

在海峡的另一边,很多人去基隆码头接船,望眼欲穿,却等不来太平轮。

“我等父亲吃团圆饭,等到饺子都黑了”,太平轮罹难者家属 、知名棒球球评家张昭雄说。

张昭雄的父亲张生长期在大陆经商,1949年除夕前赶搭太平轮返台过年。“没想到从此天人永隔,整个家就像毁掉一样”。

吴伯超在临行前,给妻女发了电报说,要到台湾来了,与你们一起过年”。女儿吴漪曼当时看到电报“好高兴,好高兴,好期待父亲要回家吃团圆饭”。  隔天一早,吴漪曼和堂兄高兴地跑到基隆码头迎接父亲,等来的却是噩耗,心碎而返。

当年,十来岁的李昌钰和家人,也在桃园的家里等待父亲李浩民的归来,他们用花草盆景搭了一座“父来公园”,不过他们的父亲再也见不到了。沉船消息传来,面对着渐渐冷却的年夜饭,李昌钰全家泣不成声。

他们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母亲和李昌钰的长兄甚至找了飞机,去失事海域上空盘旋呼唤。

失去了妻儿的杨洪钊,立即奔去上海,在农历新年冒着寒风,坐着小船,来回寻找三天四夜,但是奇迹依旧没有出现。“我们在船上撒冥纸 、招魂,风浪大,船冒着风浪,我们叫着亲人的名字,冥纸在空中飞着,我就一路掉眼泪”。

船票给了朋友朋友全家遇难

有不幸遇难的,也有幸运逃过 劫难的人,但他们有人依然歉疚一生。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郑培凯,因为刚出生不久,他母亲原已托人买好最后班次太平轮的船票,赴台与父团聚。“因为我吐奶厉害,怕风浪吃不消,就改乘民航飞机,母子逃过鬼门关。”谷正纲当时在上海,协助“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防守上海。家中四人已订好这一班次太平轮房舱,正好他的世交老友请求帮忙解决全家五人赴台困难,于是谷正纲将家人四张票,加上另弄来一票,解了老友的急需。

最终老友全家葬身大海,谷正纲终身负憾。

当年的民意代表梁肃戎从南京到上海,已拿到全家船票,恰好刚出生的女儿突发感冒,高烧不退,于是退掉船票,幸免于难。

李祚芳 、郑林英夫妇当时是上海盐业公司的员工。李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郑毕业于燕京大学,都是好学校。

盐业公司撤退到台湾,两人乘坐太平轮,双双罹难。李祚芳时年30岁 、郑林英32岁。

盐业公司临时才买到的船票,临时出发。夫妻俩在老家常州的3岁女儿,托亲友送到上海来。但南下的火车趟趟客满,怎么也挤不上,女儿“被迫”留在老家,才捡了一条命。

今天,李祚芳 、郑林英的女儿和其他亲属从常州来到上海,与生还者 、其他遇难者家属见面,准备前往舟山海祭。

带着心碎的记忆过一生

沉船事故发生后,太平轮所属的中联公司面临巨额赔偿。

公司老板蔡天铎为了捧朋友场,在新开的华泰保险公司为太平轮投保,没有按惯例向英国保险公司投保。船一出事,华泰立刻宣告倒闭,中联公司的所有轮船,被铁链拴在台湾高雄港,直到锈烂,成为废铁。蔡天铎也从轮船公司的大老板转行成了律师。

叶伦明老先生,前半生颠沛流离,后半生以跑马拉松纪念遇难朋友。

这起船难,即使在战乱年代的报纸也有记录。“上千旅客遭灭顶”“浙东洋面大惨案”,但很快淹没在满纸的战乱新闻中。当时,人们谈起太平轮船难,说他是“东方的泰坦尼克号”。

写过《太平轮1949》的台湾作

家张典婉女士说,有人出生在船上,有人是从未见过父亲的遗腹子,有人一家大半都死于船难,带着心碎的记忆过了一生。这场海难对于每一个生还者和遇难者家属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如今,台湾基隆港东十六码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字的“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成了遇难者家属纪念尸骨无存亲人的寄托,每年都有家属来祭拜 、凭吊。

一篇纪念文章感慨地说:有天,我们可以夕发朝至,基隆出海,早上就到了上海。那时第一艘船就可叫太平轮,到了晚上十二点钟,经过舟山海域,丢下一个花圈,纪念太平轮。如此,那批死难者才会真正安息。他们,回家了。”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他们说太平轮

●我要乘太平轮,太平轮,结果呢?太平,我们都叫它太平,结果这样子不太平。

—— —生还者叶伦明90岁香港籍现居福州●来参加海祭,是为了告慰曾经失去的亲人,也是来见证当年那段历史。

—— —生还者王兆兰77岁现居台湾●这是一生最痛苦的回忆,也是时代的悲剧,生在那个时代就会碰到那样的事情。这是我们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的历史。

—— —生还者王兆兰的丈夫祈思恭86岁现居台湾●我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挣扎、呐喊、奔跑。这次来,是为还一个心愿。看到生还者我也在想,这个人是我妈妈多好啊!—— —遇难者陆淑影之女黄似兰现居澳门●我爸生日前,我每天做梦,梦见他沉在水中。

—— —遇难者吴禄生之女吴瑞樱●可能是对阿公的一种怀念,以前他也是制樟脑的,我想让他看到现在我们把樟脑变成什么样的包装,肥皂又变成什么样子,别人祭拜是以水果鲜花,我们是拿自己的产品,拿一堆肥皂放盘中去祭拜。

—— —遇难者吴禄生孙女吴素萍●从老家带来一束黄色的菊花,准备在海上祭奠时用,准备送给爸爸妈妈。

—— —遇难者李祚芳、郑林英夫妇之女李梦华现居常州●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去台湾太平轮纪念碑看一看,献上一束鲜花,烧一炷香,纪念哥哥嫂嫂,这是我们的心愿。

—— —遇难者李祚芳的弟弟李明芳妹妹李芬芳●海祭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要把它完成。过来一看,看到生还者坐在我身边,我想,如果是我爸爸,那多好啊!—— —遇难者张生之子台湾知名棒球球评家张昭雄

新闻推荐

明星分手费“狮子开口” 卡梅隆付《泰坦尼克号》一半收入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太平轮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昨晚在上海商量前往舟山海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