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有句话:“再好的演员,也需要流量。”自带流量的演员有更多的演出机会,其作品也更受关注。那么,科学家呢?科研论文的发表也会因为流量加持而变得更加容易吗?
一直以来,答案似乎都是否定的。因为在严格的双盲同行评议制度面前,论文作者的名气和公关行为根本无用武之地,这也是对发表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然而,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和预印本平台的兴起,这种情况会有改变吗?论文作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宣传”,会影响审稿人的判断、提高论文接收率,甚至对双盲评审制度造成破坏吗?
最近,在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上一条有关这个话题的帖子,迅速引发了众多讨论。
arXiv和Twitter让双盲评审成骗局?
不久前,有网友在Reddit上发了一个帖子称,两周前,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eurIPS)2020的论文提交截止了,从那时起,自己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一些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在Twitter上发布长文,公开宣传他们的研究工作。从发文中预印本平台arXiv的模板和日期来看,这些研究工作显然是提交给NeurIPS的论文内容。这些作者大多是来自谷歌、Facebook的著名研究人员,他们拥有众多粉丝,发文的关注度、点赞和转发数量都很高。
“我很高兴看到那些令人兴奋的新研究,但同时也担忧这种宣传会对论文审核造成干扰。”该网友说,“我知道NeurIPS并不禁止论文作者提交arXiv预印本,但这些非常吸引人的广告会将其对盲审程序的损害提高到一个新的程度。”
除了有损双盲审查制度外,该网友还说,自己也很担心这种宣传会给审稿人施加社会压力。“如果一篇论文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致称赞,那么审稿人肯定更难拒绝甚至批评它。如果这篇论文来自某位著名的研究者或机构,那情况就更明显了。”
更令这位网友失望的是,“在Twitter最近的讨论中,特别是回复这些发文的顶级研究人员中,我发现没有人关心这些问题”。“你认为这无所谓吗?还是你也担忧这将成为一个问题?”帖子最后,这位网友发出了“灵魂拷问”。
这个帖子发出后,立即引起了众多讨论,不少人跟帖表示同意。
有人表示,有些双盲评审就是披着伪装的单盲评审,特别是在机器学习(ML)和计算机视觉(CV)领域的会议中,双盲评审就是个骗局。“大家仿佛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假装这个世界上就没有arXiv和社交媒体。”
在这位跟帖网友看来,那些来自已经建立声誉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会在社交媒体上对自己的论文大唱赞歌。如果说之前审稿人对一篇论文的青睐可能来自“它出自大牛实验室”,那么现在这种青睐的产生可能源自“大家都说好”。
相关研究给“实锤”?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还只是网友的直观感受和猜测,那么一些研究数据似乎给出了“实锤”。
2019年5月,期刊European Urology Focus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Twitter Reception at a National Urology Conference and Future Publication Status的文章,考察了一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在Twitter上的发布状态与其后续出版情况及期刊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
文章中说,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医学研究的行为越来越流行,但这些研究内容的共享程度是否能反映该研究传统的科学价值或影响力,还是未知的。研究者们统计了2015年一次全国泌尿外科会议上发表的原创论文在Twitter上的发布状态(以点赞量和转发量作为衡量指标),并跟踪了这些研究在后续45个月里的发表情况。结果表明,拥有更多点赞和转发的研究,不仅后续正式发表的机会更大,其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更高。
当然,社交媒体上的发布状态与后续正式发表情况呈现正相关,这是否就是因为“社交宣传”对论文盲审产生了影响而导致的,目前还不得而知,还需要更多研究。
比如在Reddit那个帖子下面,就有一位来自某个小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说,几年前他们在ML和CV领域几乎没有认可度,在被这些会议接收论文后,他们的实验室才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看来,研究人员或实验室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小,也并不意味着论文接收率就会低。
真有很多人这么做吗?
看到相关的讨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对国际期刊进行了多年研究的江晓原第一反应是,“真有研究人员愿意把自己未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放在社交媒体上吗?”“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你要面临知识产权上的风险,即使发在预印本平台上相对有保证一些,但一般人还是会非常谨慎的。”江晓原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的感受佐证了这种观点。“这种现象在国内没什么体现,一是研究人员一般不会把未正式发表的研究发到网上,二是当下国内的高水平论文大多还是发在国外期刊上,所以审稿人与中文社交平台的关系也不大。”
那么国外的情况如何呢?去年回国到南方科技大学担任讲席教授的金大勇,曾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工作多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这种现象首先是分领域的,通常实验难度大、周期长的项目和领域,比如物理和生物,需要发表预印本,这样该领域能够及时获得课题组的进展,课题组也早“赚取”引用率。此外,如果论文题目非常热门,研究者也希望早发表、早争取第一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在预印本阶段就发Twitter,用一些辅助手段增加曝光率,从而影响审稿人和期刊编辑,这个可能性是有的。不过,这样做需要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自信。
从文化上来说,在金大勇看来,中国人通常比较谦卑,不喜欢把没有被正式接收的工作成果发朋友圈,比较“低调”,而有的西方人则比较喜欢“炫耀”自己的进展。“但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文章接收后才晒Twitter。”金大勇说。
在江晓原看来,当前的研究也远不足以说明“社交公关”会影响论文发表。“个别的研究,可能是个例,也可能会找到反例,这种问题没有严谨的数据支撑是很难下判断的。”而且,他对预印本平台的发展也并不看好。“预印本平台降低了学术发表的门槛,是一种泡沫,而不是主流。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良莠不齐,很多研究人员根本就不会在预印本平台上提前发表,更别说在Twitter上发了。”
在江晓原看来,更多的人只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喜欢谈论自己正在做的研究,而不是把完整的论文发上去。那么,这种情况会对其论文发表产生影响吗?
“这个问题就泛化成知名人物是否更容易发表论文了。”江晓原说,“知名人物的论文相对更容易发表,这种情况在前社交媒体时代就已经存在了。而社交媒体时代是否使成名更容易?如果仅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引起的浏览量和转发量来看,确实是更容易了,但要真正产生社会影响,反而变得更难了,因为现在权威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了。而且,这种知名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论文的发表,也很难说,影响应该是很小的。”
(原标题:要想论文发得好 社交公关少不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作为夏日降温综艺的《密室大逃脱》上线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小编除了每一期都被邓大胆同学吓得一身冷汗之外,也免不了要被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