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的论文引发热议。该文第一作者是年仅18岁的高中女生,第二作者则是她的母亲吴宁,一名大学博导。有人揣测吴宁帮助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获得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6月3日,吴宁回应称,女儿成绩很优秀,有能力撰写学术文章。她说,网上出现的相关言论完全是某些学者的阴谋。(据6月4日《大河报》)
有些事挑衅了社会认知常识,让人产生质疑也很正常。在自主招生频现权力寻租、弄虚作假等丑闻的语境下,高三女生与博导母亲合写论文获得自主招生考核资格遭质疑,几乎是社会的一种条件反射。公众并非“玻璃心”,只是曾经受伤太深,不敢遗忘。而且,监督高校自主招生,捍卫社会底线公平,公众有这个权利。
当然,不管公众的质疑多么正当、合理,质疑只是质疑,而不能代表母女联名发论文就存在弄虚作假的代笔行为。这种情况下,博导母亲称女儿成绩优秀,有能力撰写学术文章,无可厚非,而且谁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在学术领域,有些孩子天资聪慧、禀赋极高,我们应好好呵护这种可能存在的学术之星。
但是,面对质疑,博导母亲抛出诛心之论就不应该了。事件到底是谁曝光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等,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曝光的内容是否属实,有多少属实。即使事件存在“某些学者因嫉妒而打击报复”的成分,只要爆料内容属实,该女生获得的高招资格就不具正当性,理应受到质疑。不看动机,看事实,这才是回应质疑的明智之举。博导母亲的诛心之论,令人遗憾,有损学者形象。
该女生是否有能力撰写学术论文,母女联名发的论文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这可以检验,也不难检验,只需当事高校在笔试和面试中对该女生的学术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真相一定水落石出。比如,有学者建议,高校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在防止行政和利益因素干扰的前提下,根据这名学生提交的论文组织答辩,其真实学术能力自然会得到检验,自主招生的公信力也会得以提升。用事实说话,以证据服人,假的就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公众有这个耐心,也有正当要求,而博导母亲就不应气急败坏似地用诛心之论自证清白。让学术的归学术,阴谋的归阴谋,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捍卫学术应有的尊严。
只是,公众担心,如果没有网络曝光,这次事件可能连接受检验的机会都没有。那么,现实中还有多少学生是通过令人生疑的论文获得高校自主招生优先考虑的?自主招生何以取信大众是事件背后的根本问题。
新闻推荐
7月28日,电影《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在北京举行了“胡八一和他的男人们”主题发布会,导演陆川携赵又廷、李晨、李光洁、冯粒四位男主帅气亮相。这部即将于国庆档公映的冒险巨制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