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志文
今年是农历甲午马年。马年来了,说说有关马的话题,别有一番情趣。
马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七位,是六畜(马、牛、羊、鸡、猪、犬)之首,与十二地支配“午”,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又称“马时”。依据传统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物者躺着休息,只有马还站着,从不卧倒休息,甚至睡觉也站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易卦为“乾为马”。
追溯起源,马的驯化始于公元前3500年间。在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上,就发现有“驿站”的记载。由于马能强国,故历代都有马政,负责马匹的放牧、调教、市易诸事。
历史上马的典故很多,中国寓言故事有一篇叫《九方皋相马》。这个故事来自《列子·说符》,讲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理,对于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我们都知道伯乐善于相马,现代人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称之为伯乐。这个故事说的是伯乐年纪大了,需要退休了,秦穆公找他,说您老年纪大了,不能亲自去相马,我现在需要一匹千里马,您子孙中有没有可以堪当此任者?伯乐回答说:天下之马,有良马和千里马之别,良马者,可凭外表体型和筋骨来鉴别,但千里马不在其形而在其神,它的精气神在若有若无,似明似灭之间,这样的马,才能风驰电掣,足不沾尘土,车不留辙印。我的子孙都是一般人才,可以给您识别良马,但识别不了千里马。伯乐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借机举荐自己的儿女,而是说他们不行,这话至诚而可信。
见秦穆公犯愁,伯乐又说:能相千里马的人也不是没有,有一个平时和我一起担柴种菜的朋友,名字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事不在我之下,请陛下见见他。
穆公大喜,接见了这个人,并命他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风尘仆仆地回来,报告说:“已发现一匹千里马,在沙丘那个地方。”穆公大喜,急忙问:“那马什么模样?”他回答:“一匹黄色的母马。”待派人去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就不高兴了。
他召见伯乐,跟他说:“出错了,你介绍的人连马是黄是黑、是公是母都搞错了,又怎能识别千里马呢?”
伯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九方皋竟然达到了这种境界?陛下不知道,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倍万倍之处啊!”
面对诧异的秦穆公,他接着说:“九方皋所能看到的,可以说是天机。他能深入到马的内在精粹而忽略其细枝末节,洞察到马的实质而忘记其表面现象。他只看他应当看到的,而不去看细节;只注意他应当注意的本质之处,而遗弃那些表面现象。”激动不已的伯乐,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像九方皋这样高明的相马术,其宝贵之处,绝不仅仅在于相马!”
最后,九方皋挑选的马果然是一匹千里马。
马的颜色、性别在九方皋看来,反映不了千里马的实质,所以在相马过程中,这些方面根本没引起他的注意,他所关注的是那些最能表现千里马本质的东西。正是这种相马术引起了伯乐的深深赞叹。
伯乐从九方皋相马的方法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的本质,应注重观察反映本质的现象,和这一本质无关的其他现象则不妨忽略。伯乐的“顿悟”,对我们学习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原理不是蛮有启发吗?
往往马有三种类型:一类谓之千里马、一类称之常马、一类戏之骄马。伯乐赏识的千里马,日行千里,奋蹄腾飞,自不必说。但没有被伯乐赏识的千里马,可分为两等,一等是择主而展现才能,俗话说得好:“东海无鱼走西溪。”此处没有赏识的伯乐,别处自有赏识的主子,既然有千里之能,自有奋蹄腾飞之处;另一等则是怨天尤人、悲悲戚戚,常常郁闷唉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等马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此等马不能谓之千里马,应归类于骄马。
在世间更多的则是常马,它们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做自己该做的,不成天追求伯乐的赏识,不见异思迁,不悲悲戚戚、郁闷唉叹,走自己的路,乐在其中。人们虽然对其熟视无睹,可它的品行和成就是值得称道的。
另一类是骄马,它既没有实实在在的千里之能,也没有常马的心态,可胸间常常激荡着一种“怀才不遇”的情怀。那些骄马式的人物还有一种“怀旧”的心态,愤愤不平当今的世道,似乎大有看破红尘的“火眼金睛”。此类骄马,伯乐定会冷眼相待,一般人也会敬而远之。如果它不改变心态,结论只能是“悲哉”,若能改变心态,它应该是常马中的上等马,何乐而不为呢?
千里马令人羡慕,骄马使人悲哀,常马应值得人们敬重。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