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不少音乐人和乐评人都没办法选出亮耳朵的新唱片。这张榜单包括9位音乐人/乐评人今年听过的好唱片(不限发布于2017年),有几位也给出了最失望之作。
张玮玮 音乐人
Warhaus -《Warhaus》
“Warhaus是来自比利时的男女乐队”,这是Warhaus在中国互联网上唯一能找到的介绍。其实这样很好,听音乐就足够了,何必了解歌手的故事。太阳下面无新事,不知道或许更好。
Hans Zimmer -《Dunkirk: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诺兰2017年的电影《敦刻尔克》,依旧找了Hans Zimmer做配乐,电影本身于诺兰来说就是普通发挥,倒是配乐依旧突出。还是《星际穿越》配乐中熟悉的氛围和推动,Hans Zimmer用弦乐制造了空袭警报和德军轰炸机的音效,在电影院里听得人手心出汗,记忆深刻。
万晓利 -《天秤之舟/牙齿,菠菜和豆腐与诗人,流浪汉和门徒》
万晓利2017年的新专辑《天秤之舟/牙齿,菠菜和豆腐与诗人,流浪汉和门徒》。特别喜欢最后一首“库布齐”,戒酒后的万晓利,背着包出去走走。天地悠远,星河升起,何必要做耀眼的那一颗。
刘与操 假假條乐队主唱
2017年真没听到什么让我注意的专辑,无论好坏,所以推荐两张2016的年度最佳。
木推瓜 -《悲剧的诞生》
贾慧真 -《11》
哇 啊 好听 就是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耳朵脑子都喜欢 真的觉得挺好听的
孙孟晋 乐评人
Cigarettes After Sex -《Cigarettes After Sex》
这支来自布鲁克林的独立乐队出道9年后,2017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主唱声线很迷人,有避世美感。
Xiu Xiu -《Forget》
一人完成所有音乐角色的怪才,还是保持了纯粹的敏锐度。
Fleet Foxes -《Crack-Up》
西雅图民谣摇滚乐队,清新的气质里有1970年代怀旧感。
最失望
Lorde -《Melodrama》
对于这种才女不断横扫各种榜单,有点厌恶。这张专辑被专业音乐杂志《NME》和《滚石》评为第一或第二名,不算什么,是商业综合因素的平衡。一个人可以在某些地方很主流,但在有些个人趣味上,完全可以不顾旁人。
邱大立 乐评人
Neil Young -《The Visitor》
在摇滚乐的草原上驰骋,一晃已过半世纪。而他说,“我只想做一只候鸟”
Laura Marling -《Semper Femina》
90年出生的Laura Marling,她的嗓音本身就是一种魔性,当她唱着童话一般的歌时,我不认为她是民谣歌手,她其实是诗人与预言家。
Bj?rk -《Utopia》
Bj?rk的新作像一条静态的冰河,在这简化的乐音里,我们隔岸眺望着未来。
最失望
孙燕姿 -《跳舞的梵谷》
宁二 《土地与歌》编辑
Ali Farka Touré & Toumani Diabaté -《In the Heart of the Moon》
马里两位大师的对话杰作。今年常常重温,它像溪流,有绵延的节奏和细腻的力度,充满智慧,却又温暖。也怪,与此同时,今年Ali Farka Toure的儿子,Tinariwen,以及其他至少两支马里背景的乐队来北京上海演出,他们都是西非音乐的使者,是有待天朝人勇敢面对的文化宝藏,可这其中最妙的,还是Ali和Toumani,吉他和Kora西非竖琴,琴瑟和鸣,再无超越。
林生祥 -《大地书房》
在林生祥的创作里,《大地书房》并不特别为他自己所重视,平常演出似乎也比较少唱里面的歌。这是一张从文学而来的唱片,绝大多数词作者都不是钟永丰,可也正因为此,它有了别样的气质。那些词曲,节奏,特别是月琴的跳跃,总给我新鲜的触动,有着丰富的画面和空间感。实际上,这一张也是林生祥从交工乐队之后重新捡起月琴的回归之作,反复听,可知来路,与去处。
Neil Young -《Are you Passionate?》
2009年在香港买了这张专辑的时候,我还不是中年。这张是老杨大叔典型的老摇滚风,并没有特别超越之处。可现在是中年男了,偶尔就会自问自答,听这一张就是最好的氛围音乐。专辑中还有一首叫做《失望先生》,另一首叫《她是个疗愈者》,都很切题,中年愁绪在慢摇中,弥散挣扎,很诚实,很直接。中年男,大家都该听听。
王昕 乐评人
Robert Plant -《Carry Fire》
即将迎来70岁的Robert Plant,近几年状态神勇,连续几张专辑都保持相当的水准。《Carry Fire》在音乐上糅杂了多种元素,其最早的源泉可追溯至齐柏林飞艇时期的《Immigrant Song》和《Kashmir》,Plant的嗓音在低回的意识流般的吟唱中,满含催眠感,令那些或根源或异域的乐曲,创造出一个奇幻史诗般的国度。
Lau Nau -《Poseidon》
Lau Nau隐居在芬兰乡间,2005年至今已出版五张专辑。她擅长用简单的老式合成器和古典乐器,以即兴演奏和迷幻民谣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张以海神命名的新专辑,凭着戏剧感和画面感十足的声音,瞬间打动了我,虽身处极寒之地,绵延缥缈的Lau Nau的歌声,在那些提琴、合成器、三角铁、儿童玩具乐器的映衬下,带出的滋味,在空灵之外竟多的是温柔的暖意。
Fleet Foxes -《Crack-Up》
今年Fleet Foxes和Father John Misty都出版了专辑,后者的灵魂人物Josh Tillman曾在前者中担任鼓手。既是同门,免不了一番比较,在各媒体的年终榜单上,Father John Misty的《Pure Comedy》都名列其中,确是精彩,但我更喜欢六年磨一剑的《Crack-Up》。如果说华丽的气质,两支乐队都具备,那么Fleet Foxes多出的那份乌托邦式的嬉皮气息,是我选择他们多过Father John Misty的理由。
最失望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Damage And Joy》
无法想象,将吉他噪音与梦幻旋律完美融合并以创造盯鞋(Shoegaze)流派改变独立音乐图景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多年之后再次出发,却交出了这样温吞水般寡淡的新作,一堆初听不算难听细听毫无新意的旋律中,曾经的闷骚爆炸荡然无存。当年舞台上背对观众盯着自己鞋尖神经质演奏的瘦削青年,今天发福成了英国白胖大叔,只能叹息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
费强 乐评人
Lorde -《Melodrama》
今年出的新专辑我其实关心得较少,可能是对现场音乐太注重的原因吧。Lorde这张专辑还是雅俗共赏的,特别是对她在音乐里很奇特,令人特别感动的情绪表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张新时代女权主义者展现独特风采的专辑,其有人文关怀气质与反叛意识并存,使人想起了早期的Sinead O'Connor。
Roger Waters -《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
这位老将时隔25年再发的个人新专辑。这张专辑无论构思,音乐编排表达还是录音的等各方面均属大师级的制作,整张专辑还是那么有思想性与音乐创作张力上的震撼感,它显得无比细腻、丰富,耐人寻味,也许这就是水爷希望带给我们的。此专辑我收了DVD、CD及黑胶,值得收藏。
LCD Soundsystem -《American Dream》
这张新专辑还是完美延续了LCD Soundsystem一贯的风格,他们能把当今和各时代最新潮的音乐元素融合,制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激荡人心的音乐作品,此专辑应该也是当今英伦乐坛最具代表性的上乘之作。
最失望
Sam Smith -《The Thrill Of It All》
我只喜欢Sam的第一张专辑。
郭小寒 乐童音乐联合创始人、乐空间主理人、乐评人
如果从全球范围内可选择的对象太多,所以根据个人的聆听经验和工作经历还是从内地原创独立音乐中去选取,另外一个需要编辑和歌迷注意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人是以单曲的形式发表作品,所以能称上专辑的作品不多,也许今年你听到的还不错的甚至很红的音乐人,并没有做一张专辑,有整体的概念逻辑和细节以及局部的担当实属不易,为每张还有点横踢概念和细节处理的专辑“打call ”。
朴树 -《猎户星座》
一开始我是不接受这张唱片的,九年没出作品,交出这样一张成绩单确实并不能让人满意, 直到有一天, 我在一个星光密布的冬日夜晚,偶然听到了《猎户星座》,突然明白了他这么多年用尽力气,到底想表达什么。想起喜欢上《平凡之路》那些单曲,也不是在它最热门的时候,这就是朴树,以及他的音乐在现实生活中,奇妙的感知能力。好的音乐,一定有什么东西是面向未知和未来的,朴树还能做到。
丁薇 -《松绑》
对待音乐的态度,细节的处理,完整的概念,对独有粗粝质感和个性审美的极致追求,是这张专辑最打动我的部分,因为它整体上来讲,这不是一张“当下”的专辑,甚至有很多因素是不合时宜的,但它的不合时宜就是如此动人,而那种独特的暗黑美学呈现又符合我个人的调调。音乐人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女性视角对末世世界的审视,都有很好的驾控能力。
重塑雕像的权利 -《Before the Applause》
重塑沉寂很久之后呈现出来的是另一套完整的声学体系和审美表达, 更酷,更冷更未来,也更深邃,一股压抑的氛围和内心火焰,在未来的数位世界里扭曲挣扎着,每个人都在一边建造自己的牢笼一边试图解锁逃跑,足够自省。有一段时间,我在循环这张,在万念俱灰,无法言说的2017,这张专辑为我的生活默片配乐,冰冷,破碎,戏谑,无限循环。
最失望
谢春花 -《知非》
谢春花作为文艺小清新“一姐”,这张专辑是她个人第二张完整作品集,创作型女音乐人的第二张都非常重要,基本是挑战实力,奠定基调、深度和未来可能的, 这张作品集却非常保守、流畅、讨巧、迎合,没有分量感和野心,也许“少女心”还能通吃上好一阵子, 有了制作人和乐手的帮忙也可以撑住现场, 但没有看到深度和野心。
Mr. Miss -《先生小姐》
这张得了金曲奖提名的专辑,让内地独立音乐以及独立音乐厂牌看到了希望,以及获得了很多关注和话题,华语音乐圈是多久没有看到一对像样的男女组合了?
我看到的是传统音乐的回光返照和想像力缺乏,以及对类型化市场的饥渴。就音乐本身来说,只是这一对有一定阅历的音乐组合刚刚起步的阶段。无论对音乐、题材还是唱功技巧抑或是都市青年这个领域的创作探索,未来如果想继续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毛不易 -《巨星不易工作室》
据说今年听民谣不听毛不易非常out ,但听了之后,我决定还是让自己好好out吧!
666 澎湃新闻编辑、金属乐爱好者
Septicflesh -《Codex Omega》
2017年并没有那么多优秀的金属/器乐专辑可供挑选,这种矮子里拔长子的思路同样适用于《Codex Omega》。作为希腊乐队Septicflesh转型交响死亡金属之后连续第四张同一风格的专辑,继续实现自我突破是很难的。但即便在交响元素的使用上没玩出什么新花样,《Codex Omega》依然是一张能让人为不断涌现出的漂亮riff和交响段落拍手叫好的水准之作。
《3rd Testament》中起伏的节奏律动、《Portrait of a Headless Man》中苍凉的嘟嘟克笛搭配铜管构建出的宏大气场、《Martyr》开场氛围感浓郁的乌德琴段落、《Enemy of Truth》精彩的弦乐和合唱部分、《Faceless Queen》中小提琴搭配小号的重复段……主创对交响与三大件的混搭已是炉火纯青,录制时也继续真刀真枪地由布拉格城市爱乐乐团演奏,此外西亚民族乐器的使用也让人耳目一新。
不太不满意的主要是专辑本身略有些虎头蛇尾,中后部分的曲目质量相对来说有所下降。另外,豪华版附赠的三首纯交响曲目在离开了三大件和极端嗓之后略显单薄,神似大片配乐。加上乐队在专辑封面和MV上的审美喜好,苍茫宏大的编曲风格,以及宗教、神话、克苏鲁、神秘主义题材的歌词,感觉直接拿去当下一部《异形》电影原声都毫无违和感。
第一次接触交响死这个风格是在2011年,Fleshgod Apocalypse的《Agony》和Septicflesh的《The Great Mass》双雄对决让我在多年后仍印象深刻。比起高速凶狠又粗暴的FA,我更认可SF对于交响元素的使用。经过一张评价下滑的《Titan》之后,《Codex Omega》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Marty Friedman -《Wall of Sound》
在诸多欧美吉他大师中,Marty Friedman可以算得上是一朵奇葩了:2003年,出于自小对东方音乐的强烈热爱,移居日本,住在东京新宿;2012年,与日本大提琴手奥田日和成婚(她担纲了《Wall of Sound》中的大提琴演奏);如今,看一眼美国媒体对他的采访,你几乎很难把隔三差五吐出一个日语表述的他看作是一个美国人。
《Wall of Sound》整体的情绪起伏相当流畅,除了典型的Marty Friedman式曲目《Self Pollution》和段落编排精彩的《The Last Lament》外,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甚至拉丁元素的使用都非常自然。从个人角度来说,最喜欢的是歌名有些怪异的《Pussy Ghost》,后半段的riff连奏简直完美。
比较好玩的是,由于Marty Friedman的编曲走向严重受东方音乐影响,专辑中的《Streetlight》《The Blackest Rose》《The Soldier》三首都给我一种中国音乐的“幻听感”,尤其《Streetlight》里的动机在盲听的情况下绝对会被当成是中国音乐人的作品,不信的话可以一试。
Lunar Shadow -《Far from Light》
高亢嘹亮的唱腔、华丽热血的大段吉他solo、夹杂着的抒情曲目……这些力量金属/重金属的鲜明特质都能在Lunar Shadow身上找到,但这支来自德国的新人乐队却不止如此,听完《Far from Light》之后的第一感觉是:风格真混杂。你会在《The Hour of Dying》里发现一小段黑金属风格的轮拨,在《The Kraken》里听到厄运金属风格的迟缓沉重的吉他riff,甚至还会听到少量极端嗓的运用。
但这种“混杂”并非是胡乱将其他风格拿来揉在一起做出一张不伦不类的东西,《Far from Light》自始至终都让听者能明确其纯正的力量金属/重金属血统,这对于一支新乐队来说就更难能可贵了。
说说不足,专辑的录音水平还是需要改善;音乐整体性依然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还有一点,好几首曲目开头的采样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是为了呼应《Hadrian Carrying Stones》而刻意录的搬砖的声效哈哈?
总之,这样一支能写出漂亮乐段,又极具创造力的新乐队,还是让我非常期待的。
最失望
Eluveitie -《Evocation II – Pantheon》
曾几何时,我也是Eluveitie的脑残粉一枚,2008年的《Slania》和2010年的《Everything Remains: As It Never Was》风琴长笛简直美如画,但之后他们就开始逐渐显出了颓势。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Eluveitie会在平缓的下坡路上还摔那么大的一跤。
《Evocation II - Pantheon》完全扔掉了金属元素,成了一张纯粹的凯尔特民谣专辑,但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于乐队似乎才思枯竭一般,做出了一张缺乏灵魂、波澜不惊的东西。要么是老歌的纯器乐演奏或翻弹,要么是让人根本记不住的平庸作品,本就原地踏步缺乏突破的曲风在毫无辨识度的旋律之下变得更让人疲劳,冗长的18首曲目根本没耐心完整听完哪怕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