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周基华度过了70岁生日。他说:“我亲历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我骄傲,我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一代人。”
■ 兄妹三人是党员
“我自小爱党、爱国。这与我的家风有很大关系。”周基华的父母教育子女要爱党、爱国,要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家中来往的,有不少是党员、干部。他家兄妹四人中,有三人先后入党,其中包括周基华本人。
“大哥最早入党,还是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人。我少年时,大哥就是我的榜样。”周基华说,他向大哥看齐,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做人,积极入党。
1968年,从当时的宜宾县二中高中毕业后,周基华曾回横江老家任民办小学校长、代理生产队长、会计、团支部书记等职,除了教书育人,还带领乡亲们种农作物,为队上争取政策,三年时间,硬是把大家从吃不饱的尴尬,拉到了温饱基本解决的路上。
1970年,周基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7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周基华进入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担任了班长兼政教系学生会主席。
■ 人称“拼命三郎”
周基华干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人称“拼命三郎”。无论在什么岗位,他的工作都得到一致肯定。
1975年,作为优秀毕业生,周基华进入当时的西南农业大学任教。热爱学习的他,从没断过读书,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购买书籍,还先后到上海师范大学、中央党校进行了本科学习、进修等。在校期间,他还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工作受到校领导肯定、学生欢迎。
1983年,为了照顾家庭,周基华离开条件优越的西南农大,回到家乡宜宾。“回来时,儿子已经7岁,都和我有些生疏了。”对家庭,他觉得亏欠了很多。
回宜后,周基华先后到原宜宾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任理论教员。他所讲的党课、哲学课,受到大家欢迎。后来,他任原宜宾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专员秘书,工作同样得到领导肯定。
1992年后,周基华到原宜宾地区农牧局任领导。这农牧工作,他一直干到退休。期间,他关于农业发展思路的论文,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认可。1997年,因在长江上中游地区水果开发项目建设中成绩显著,他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 发挥余热闲不住
“拼命三郎”的性格,他一直保持到现在。退休后,他到宜宾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先后担任秘书长、副主席、常务副主席等职,在老年体育事业中发挥余热。
在市老体协,他多年理论工作的经验得到了充分发挥。如何把握好有关老年体育事业的大政方针,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宜宾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组织协调好下属团队、全市各级老体协的相关工作等,这些工作周基华干得游刃有余。同时,在他的领导下,《宜宾老年体育》月刊办得风生水起,受到上下级称赞。
这些年,他为老年体育事业付出不少心血,因为工作多年没有旅游。“连麻将都少有打。”他半开玩笑说。这些年他也一直读书、看报闲不住,用行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
2016年,周基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宜宾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8年,他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全国老年体育贡献奖。
“明年我就入党50年了。”周基华说,“我们这代人吃过苦,知好歹,务实际,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很深,也能接受新事物,思想始终跟着时代走。实现中国梦是全中国人的共同追求,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我们无比激动。我还要和同志们继续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宜宾市决策咨询委调研组一行到叙州区社会救助福利中心调研健康养老工作,并召开汇报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