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叙州区育才路小学的钟艾苓今年10岁,能够站上舞台扮演儿时的赵一曼,她显得特别兴奋,尽管排练会占用课余时间,但能够出演这样一部红色话剧,她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红色精品剧目进校园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大家情绪高涨,都争着想来出演这部话剧。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进来,我们的小演员也相继换了两批。”在本次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的南溪区代表队指导教师邢光妹说。
截至目前,宜宾市二中、宜宾市人民路小学、翠屏区白花中学、叙州区育才中学、南溪区前进小学、宜宾市一中、宜宾市三中等30余所学校已成功排练演出校园版话剧《赵一曼》,近600名学生参与排演,5万余名师生观看了演出。
重温光辉历史
爱国主义植根学生心田
改编后创排的校园版话剧《赵一曼》主要截取了原版话剧中翠竹葱茏的家乡、哈尔滨赵一曼的住所、医院、就义等部分场景,配以旁白贯穿,来自不同学校的莘莘学子同台演绎这部红色经典让人眼前一亮。
在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旭看来,与原版相比,校园版话剧《赵一曼》无论从剧情或时长来说,对于青少年学生参演或者观看都更易接受。“同样的剧本,不同的导演和演员呈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并非简单的复刻。每一个学校呈现的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这取决于他们对整个作品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揣摩。”李旭说,虽然已经看过各个版本的话剧《赵一曼》,但由学生们带来的“百校同演同看《赵一曼》”话剧汇演有的在服装道具运用上很出彩,有的则是在节奏把控上十分到位,亮点纷呈,令他格外激动。
“孩子们都是零基础饰演话剧”。宜宾市二中音乐教师罗亚兰介绍,平时师生接触较多的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话剧则很少接触到。“作为赵一曼的母校,我们在日常德育教育中就特别注重以校园文化的浸润为基础,弘扬‘一曼精神’,因此孩子们在参演这部话剧时,在把握人物精髓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 罗亚兰说,看到孩子们能全情投入到话剧的演出中,将整部话剧带有感情、连贯地呈现出来还是很欣喜的。
“惊艳!”宜宾版话剧《赵一曼》中英雄赵一曼的扮演者、国家税务总局宜宾市叙州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贺秋在观看学生们的汇演后如是评价。
贺秋坦言,在汇演开始前,还很是担心中小学生们稚嫩的脸庞会给观众造成跳戏的感觉,然而,当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台词一一呈现时,贺秋仿佛被代入了当时自己参演话剧时的场景,情绪甚至也几度被台上的小演员们所带动,一瞬间让她让眼泪盈眶。
“如果孩子们不了解这段历史,不了解英雄赵一曼,那么话剧就无法达到那么好的演出效果,也就不可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而这一点也是让我最欣慰的,孩子们参演话剧的过程也就是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这种形式非常好。” 贺秋说。
高扬精神旗帜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市文广局艺术科科长马艳看来, 本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使青少年学生的艺术水平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同时,话剧《赵一曼》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对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宜宾市三中高二年级21班的李晴月在话剧《赵一曼》中扮演李淑宁,扎实的台词功底和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让她收获阵阵掌声。“我们在参演话剧之前确实对赵一曼的事迹并没有过那么深入的了解,但通过这部话剧,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她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她充满母性光辉的柔软一面。” 李晴月说,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更能让人牢记,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树立了榜样。
市教育体育局竞体卫艺科科长邓治蓉表示,“百校同演同看《赵一曼》”活动让高雅艺术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学生,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艺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这项活动也丰富了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打造校园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邓治蓉说,通过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添薪。
新闻推荐
晚报讯11月14日上午,四川省老龄办一行到宜宾市叙州区调研老龄工作暨基层老年协会工作情况。当日,四川省老龄办一行先后区老...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