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江水》引《地理风俗记》云:“(僰)夷中最仁,有仁道,故字从人。”《说文解字·羊部》认为其他蛮夷:“皆从虫、从犬、从羊,唯僰字从人。”并说僰人“颇有顺理之性”。这是最早提到宜宾人性格的文字。
宜宾作为地名出现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这一历程见证了宜宾人仁义性格的形成。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宜宾”作为地名的首次所指地点,不是现在的翠屏区三江口老城区,而是宜宾县蕨溪镇的宣化坝。
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宜宾县蕨溪镇的宣化坝曾设置县。到唐天宝元年(742年),天下太平时日已久,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取周边少数民族马湖蛮、石门蛮、南广蛮等仰慕大唐盛世,心悦诚服地服从统辖,“慕义来宾”之意,县更名义宾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赵匡义“义”字之讳,也取《中庸》“义者宜也”之意,义宾县更名宜宾县。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担任戎州副职长官的苏时,上书朝廷,说戎州“州犹名为戎是夷其名”。同时,首县县名“僰道”也带有浓厚的“夷名”色彩,请求更名。
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取《尚书·禹贡》“西戎即叙”——西部各蛮夷已归顺,进入了中央政权的管辖序列之意,遂将戎州更名叙州,首县僰道县更名为宜宾县,僰道城改称宜宾城。
宜宾人仁爱孝义蔚然成风。
三江口金沙江中那段石梁,古代被称为孝子石,留下了宜宾人孝义的一段佳话。
成书于1600多年前的《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说僰道县“……又有孝子隗通,为母吸江心水,天为出平石生江中,今石在马湖江。”
“天为出平石生江中”是民间的传说:夏天洪水泛滥,泥沙杂物浮于江边,江边的水最脏。隗通的母亲喜欢喝江心的干净水,隗通冒生命危险划小船去江心取水以尽孝道,常常为金沙江湍急的江流所困。后来江心忽然冒出一段石梁,隗通的小船在江心终于有了停靠之处。宜宾人便将其说成是“天生平石”,以此来彰显隗通的孝行。
清末民初宜宾城中名医谢德三,自幼习医,19岁即独立悬壶济世。
行医之初,其母告诫他说:“医之道,首在济世活人,得病而不能及时就医者,多半是贫苦人家,应该多多体恤他们,不可嫌贫爱富,见钱眼开!”
谢德三谨遵母教,行医不订脉金,置一竹篓于桌,多少由人自投,不投亦不索取。安阜乡龙潭沟有一刘姓农妇,患“月家痨”流血不止,无钱医治。有人对她说:“城里谢德三医生爱行好事,何不求他?”妇人遂前往求治。谢德三热情接待,并留在家中治疗,还供给药费伙食,月余病愈。
又有一抬轿脚夫患目疾,医治无效,眼睛瞎了,谢德三怜其孤老,常常周济他,一直到他去世。
当时医师公会议定提高脉金,谢德三认为提高脉金虽然可使行医者增加收入,但世上穷人多,他们看病就难了。仍坚持不订脉金,任人自付。
宜宾人多喜乐善好施的仁义之举。凡大路边农户,常在门前置茶水缸,供过往行人饮用。宜宾境内溪流纵横,行人来往均需船渡,故凡主要渡口均设有义渡。渡船设施系个人捐献或群众集资购置,不再收取过往行人船费。珙县孝儿镇莲花村有一道“义渡”碑,上刻“野水无惊人普渡,横流不阻众咸登。”还刻有义渡条例十条及捐资人的姓名。
古代称宜宾为“义宾”,决非虚有其名。老城区至今尚有忠孝街、仁和街、信义街等,这正是宜宾人尚“仁”重“义”的一种反映。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首个以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烈士命名的双拥文化主题公园——一曼双拥文化主题公园竣工建成。一...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