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县新闻 > 正文

老宜宾农耕纪事

来源:宜宾晚报 2016-04-14 20:27   https://www.yybnet.net/

□ 凌受勋

谷雨将至,天气增温,雨量增加,雨生“百谷”,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节。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正是靠天吃饭的农事生产忙碌之时。研究老宜宾农业社会中的农耕农事,能看到许多有趣的民俗习性,更能从中了解宜宾人的独特个性。

■ 祭先农:拉开春耕序幕

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举行的“先农祭”拉开了老宜宾春耕的序幕。先农,即炎帝神农氏,到汉代始称“先农”。清代,是中国神农耕祭之礼发展的顶峰时期。清朝皇帝不仅在北京先农坛亲自耕作耤田,还时时不忘“重农固本”、“劝课农桑”。先农祭表现了官方和民间对农业尊崇和高度重视。

光绪《叙州府志》记载,叙州府按制在宜宾城西一里处,设祭田一亩九分,筑“先农坛”。坛高四尺一寸,宽两丈五尺,坛后建正房三间、配偏房一间。正房中间供奉神牌,东间存储祭器、农具,西间收储祭田收获的米谷。配房东间办祭品,西间供看守农民居住。门南向开,神牌红底金字。

“先农祭”由叙州府府县合祭,礼仪隆重。府、县官朝服行礼,用一帛、一羊、一猪、四酒尊、一爵酒祭祀炎帝。礼成,换彩服行耕田礼:知府、知县扶犁头,其下属捧着装了种子的青色箱子播种。继则由乡间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牵牛,农夫二人扶犁,九进九返将祭田耕完。各位官员率地方名士、农夫在旁严肃地守望。至此,春耕开始。

■ 劝农耕:考察官员政绩

明末清初,因为连续不断的战争,造成人口锐减,城乡一片荒凉,宜宾“城为一空”,据地方志记载,直到康熙二十五年,叙府“户赋才得先之百一”,宜宾县“户不满千”,实仅200多户。战乱后,回到南溪县县城的原住居民仅7家。

清政府将湖广人“插占”到宜宾,“劝农务耕”,将引进移民数和是否“务耕”,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乾隆时任南溪县知县的翁注霖,在任达十年之久。他对南溪民情非常注意。作为南溪地方官,翁注霖力劝农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南广竹枝词》云“每为劝农纤陌度,杏花树下立须臾。”为了劝农力田,这位县令在田间奔走,很是忙碌。

■ 盼春雨:求雨乡村大事

立春后的宜宾农事活动都与雨水有关。单说“大春”种水稻,从平秧田、播谷、灌水、施肥、治虫、拔秧、插秧,到禾苗生长都离不开水。以前宜宾的农事活动,都靠老天爷照应,期望风调雨顺。宜宾农谚中“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雨水有雨田庄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惊蛰雷雨大,谷米高无价”、“春分出太阳,多种黄豆强”、“清明要明,谷雨要晴”等等,都是正常年辰农事耕作,但若连续天干,吃水困难,水田干起乌龟壳,谈何农事,谈何收成!

但是天旱是常常发生的,农夫心内如汤煮,于是便求雨。求雨是乡村中的大事,求雨的办法也很多。久旱,地方上主事者,就要挨家挨户收钱用于求雨。道光时南溪文人黄载元《祷雨词》则描绘了乡间祈雨的情景:“小巫纷纷击土鼓,大巫喃喃作人语。童男沃水洒柳枝,绕坛并效婆娑舞。泥龙咄叱扬神鞭,水中蜥蜴形盘旋。父老齐声祝霖雨,生我百谷歌丰年。”地方官也要参与求雨,道光时南溪县知县翁绍海《戊戌夏录近作》道:“四月农田苦车水,县官祷雨如洗水。水车声作变徵声,声声响入心坎里。”

久旱不雨,各寺庙要请和尚念经,抬菩萨游行,通常抬出来的是“川主”李冰和龙王菩萨;驱“旱魃”,找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赤膊,脸用墨涂黑,充作“旱魃”,以鞭“驱赶”,走遍乡村。此外,还有“停屠歇窖”,即暂停杀猪、烤酒,封闭四道城门,暂停一切娱乐活动等。如果下了雨,农事就可按部就班地进行,乡村中又恢复了平静。若旱情持续,连喝水都有问题,那就只有背井离乡逃荒一条路了。

当然,如果连续下雨,事情就走到了另一面,成了涝灾,宜宾农谚道:“天干三年吃饱饭,水涵三年饿死人”,显然涝灾危害更大。

■ 开秧门:每年插秧第一天

宜宾农家称每年插秧的第一天,叫“开秧门”,结束插秧那天,叫“关秧门”。

开秧门前农家要先“晒水”。农家对“开秧门”十分看重,须备鱼肉酒菜、香烛纸钱,在田边或土地庙烧祭,祈求菩萨保佑丰收。插秧辛苦,农家都备好鱼肉酒饭,一般一天吃四餐。如请人帮忙插秧,主人除热情招待,还要说些感谢话。早饭,每人要加两个鸭蛋。午饭、晚饭,特别丰盛,要吃“栽秧酒”和打“栽秧牙祭”。

耕种水田多的农家,要请精于插秧的老农———俗称秧师栽“头秧”。在一块犁耙好的大田内,先由秧师栽一排线秧,做示范,叫做“打线秧”,然后,其余的人再下田,按照秧师示范的秧距,开始插秧。农家对栽秧打谷帮忙的人特别优待,除三餐酒肉款待外,还“打幺伙”,送上猪儿粑、盐蛋等。

乾隆时,南溪县令翁注霖对农业劳动高度赞美,他的《石桥亭观插秧歌》以生动地笔触描绘了当时插秧的情景,最后几句是这般写道:“昨宵霖雨新滂沱,水田漠漠深盘涡。计日便是三耘过,良苗转眼成佳禾。田家之景诚如何?欲作秧马惭长歌,小桥水满春风和。坐听布谷声声催,唤出烟萝。”

这首《竹枝词》简直就是一首四川版的白居易的《观刈麦》,但白居易的《观刈麦》着力点在“悯农”,而翁注霖的着眼点在“劝农”,农业劳动虽说艰苦,但也洋溢着欢乐与希望。

■ 薅秧子:有声有色劳动场景

“秧子薅得嫩,犹如上道粪”。按俗,秧苗栽后十天半月就薅头道秧。宜宾农谚道:“头道要薅猪拱泥,二道薅的水串皮。头道如过殿,二道如镖箭。头道薅得好,二道放小跑”。可见薅头道秧最重要。

薅秧时,用脚挨次将田中耕作层的稀泥全部踩活,把细杂草踩埋泥中,并将泥抹平,扯除大棵草稗,以保秧苗生长。薅秧农夫,晴天戴草帽,雨天顶斗笠,身披蓑衣,手柱竹棍,身穿旧衣(因泥浆溅身),状如乞丐,故农民戏称“薅秧如同讨口子”。

珙县、宜宾县等与云南、贵州连界的一些山区,农忙季节有打鼓匠唱“薅秧歌”为薅秧子的人加油。珙县薅秧歌道:“锣鼓打得响沉沉,听我字字唱分明 。一天田边走三道, 三天土里走九巡 。不准老鸹啄种子,莫叫拱猪儿拱苗根。捉到青虫要捏死 ,抓住蚱蜢要抽筋。捉到老鸹砍翅膀,打到拱猪儿大家分。薅草淋粪要展劲,三薅三淋要认真。”农耕时代农人难得温饱,打鼓匠也唱“中午正中午,甑子锅头煮,主家无菜吃,一锅菜豆腐。甑子锅内蒸,太阳正当心,主家去抬饭,挣断背腰筋。太阳当顶占,主家喊吃饭,又说无好菜,两盘红花蒜”,聊以表达对美食的向往。唱时,长声吆喝,在停顿处信口加“哟、啥、啊”等语气词,好一派有声有色的劳动场景。

新闻推荐

农民工的生活里,几许书香摇曳?

852171,这不是一个枯燥的统计数字,这是登记在册的在宜宾劳作和生活的农民工群体的数量,他们是共建“书香宜宾”的美丽画卷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群人。远离故土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培养子女、赡养老人,当这...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4月20日停电信息2016-04-19 20:26
评论:(老宜宾农耕纪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