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新
苕丝糖、枕头粑、土火锅;车车灯,牛牛灯,老山歌;敬灶神、扫扬尘、烧符纸……春节期间,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民俗学会理事黄尚军带队的纪录片摄制组来到宜宾县,扎根近半个月,将川南宜宾多彩多姿、原汁原味又富有浓烈人情味的年俗风情图卷尽收镜头。
● 拍摄川南年俗
“花生香,黄糖甜,火炮响,要过年,过年又好耍,萝卜煨嘎嘎,调羹舀汤汤,筷子拈嘎嘎。”这首横江山歌流行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描绘了当年横江双龙一带的年俗风情,如今它仍然在11岁的小朋友韦俊如口中唱响。
宜宾县双龙横江一带自古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时商埠驿站络绎不绝,车马商队川流不息,是川滇交界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因历史悠久而民俗悠远。
来自成都媒体的一位记者曾到宜宾县采访石达开的故事,那一带的民俗风情令他难忘,主要从事四川方言与民俗研究的黄尚军与这位记者相熟,川南民风民俗也令他憧憬向往。因此当要拍摄民俗纪录片时,黄尚军自然而然将镜头和视角对准了双龙横江一带。
负责接待摄制组一行的是宜宾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郑启友,他是土生土长的宜宾县人,不但对当地民俗深有了解,出版过《横江古镇》一书,家中更有101岁的奶奶陈兴元。
经历过一个世纪风雨的陈兴元如今仍心明眼亮,能操持家务,“百岁老人如何过年”,引起了摄制组的好奇,也成为这次拍摄的主题。
● 舌尖上年味最浓
年味在哪里?对川南人说,最浓厚的年味就在舌尖上。
陈兴元老人每年过年,只要有条件,都会精心准备各种美味的传统食物:酿醪糟,蒸黄粑、枕头粑、鸭儿粑,做苕丝糖、土火锅……各种原生态的美味吃食,让摄制组成员眼花缭乱,垂涎三尺。像枕头粑,更是藏在双龙民间的美食,很多宜宾人也未必品尝过。
据说做枕头粑的传统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一般要到腊月二十以后开始制作,其制作工艺复杂,将一半糯米一半谷米用石磨推好,再用白布或麻布口袋过滤掉水分,倒入大盆内多次揉搓,使其均匀、筋道。之后用当地一种称为“船船叶”的草叶包好,并用棕叶捆扎好、压扁,形似枕头状。之后,将其大火煮三四个小时或者蒸笼蒸三四个小时。出锅之后,将枕头粑放入盛有清水的大陶缸之内,经过一天左右便可以食用。一块枕头粑长约七寸、宽约四寸、厚约一点五寸,重两斤余,可吃到端午节。枕头粑可切成块煎成二面黄,可与回锅肉蒜苗同炒,或切成粒状,加入红糖醪糟同煮,在当地被称为“果果茶开水”……改革开放前,当地人还将做好的枕头粑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为了拍摄到最为原汁原味的制作技艺,郑启友还在挤满杂物、积满灰尘的柴房内,找出了几十年前使用的石磨,现场磨磨推浆。摄制组因此拍到许多已经湮没在久远年代里的珍贵镜头。
● 百岁老人成主角
在摄制组拍摄过程中,还有一桩惊喜。
因为快要过年了,陈兴元87岁的侄儿陈顺金要从福龙镇犀牛村走15里山路来看望老人。陈顺金兄弟自幼丧母,便由当时年仅15岁、尚未成家的陈兴元抚养长大。此地的人情敦厚温暖,让摄制组成员动容。
在拍摄老人悠悠讲述往事后,文学院本科生向勇回忆当时:“姥姥脸上被岁月刻下的皱纹和对人情世故的无欲无争,让大家印象颇深。当时我要是能够变成一只鸟,从高空低头飞过,能够俯视到这一幕那该多好。”
拍摄工作告一段落,黄尚军要离开陈家时,陈兴元将自家制作的黄粑、盐菜扣、酒米饭、炒米糖、腊肉送给他,并在堂屋里喂他吃水饺,自幼丧母的黄尚军感动痛哭。离别时,陈兴元依依不舍,迈着蹒跚的脚步,从老家堂屋送到公路边,虽然只有短短的150米,但代表了一个101岁老人的深情。
据介绍,该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将参加一系列纪录片竞赛,将川南民俗展示世人。
(图片由郑启友提供)
新闻推荐
晚报讯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将于今年3月至4月在宜宾举行,此次比赛设器乐、声乐、舞蹈、语言表演、美术、书法六大类。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成果,检验学生的综合...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