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县新闻 > 正文

宜宾非遗 在与村落共生中寻找传承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5-02 13:17   https://www.yybnet.net/

“唱关河来道关河,河弯水急险滩多……”3月26日,宜宾县的横江古镇,滔滔关河水边,响起高亢嘹亮的关河号子。7位纤夫拉着纤绳,“嘿呦,呦嘿”地齐声应和着,节奏就像关河水一样急促。

离开航运,这么美的声音如何传承?2013年10月,一支由11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和高校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带着中国文联的部级课题《快速城镇化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发展机制研究——以四川省宜宾县民间艺术成果为例》来到宜宾县。经过半年调查,他们发现,快速城镇化改变着非遗的生存环境,关河号子、小彩龙、手工面等非遗项目开始尝试在与村落共生中寻求发展,这些探索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本报记者 程文雯

关河号子:

把古镇的名头打响

横江古镇,地处金沙江支流关河河畔。这里是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水陆中转站,曾经高亢急促的关河号子伴着日出日落响彻天际。

不过,自1979年213国道通到镇上以后,耗时费力的航运很快衰败,关河号子也渐渐沉寂。在横江,现在会喊号子的纤夫只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也年近60岁。

2009年,中央电视台到古镇拍摄一部关于南丝绸之路的纪录片,导演提出想听听关河号子。颇感意外的镇政府赶紧找到当年的领号人冯奎旭,和另外5位老纤夫一起聚到江边,唱响了当年喊过的号子。

2012年,纤夫们代表宜宾参加四川省首届传统民歌大赛,台上的号子声,让台下一位评委潸然泪下。

此后,只要一有机会,镇上都会争取让关河号子亮亮相。“让号子先把我们镇的名头打响。”横江镇文化站站长杨从兴说。

但名头打响后该怎么办?镇上似乎还没想好。在横江镇的旅游规划书中,并没有提及关河号子。

专家点评:有意识、没方法,是不少乡镇在非遗保护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曾深度参与过大运河申遗、蜀道考察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齐欣建议,可以把横江放到南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下,从更广阔的视角发掘关河号子的价值。“关河号子是南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用好了能提高古镇的文化吸引力;反过来古镇良好的文化氛围,也能为离开江水的关河号子提供新的生存土壤。”

宜宾小彩龙:

商演一年能挣2万多

小彩龙从明末清初开始在宜宾县观音镇盛行,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原本在田间地头挨家挨户给人拜年的龙灯表演,也逐渐成为红白喜事,或商家开业、店庆上的商业演出。

为了让更多人喜欢小彩龙,非遗传承人柴进全和队友们一起对小彩龙做了不少创新。“我父亲那辈就是拿条草龙随便舞舞,我们现在用竹子编龙头,再用黄、红、绿三种颜色的彩布包裹龙衣,舞起来比草龙漂亮多了。”

宜宾市杂技团专家的帮助下,柴进全和队友们创新出“三官骑大马”、“顶罗汉”、“三层楼”等50多种高难度动作。柴进全觉得,这些惊险动作才能帮小彩龙赢得市场,“表演多的时候一年能挣2万多。”

浓重的商业味也掩盖了不少传承问题。“小彩龙这么受欢迎,肯定不得失传。”柴进全信心满满地说道,但观音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2年,镇上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有50多支舞龙队参加,如今只剩下3支。除了柴进全所在的舞龙队因为队员年龄偏大基本留在镇内,另外两支队伍的人员大多在外求学或打工,有演出时往往人都凑不齐。“要传承,肯定要说钱嘛。”柴进全的儿子柴官彬认为。事实上,2006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龙灯队每年都能获得一笔4000元的传承经费。问及这笔钱该怎么用,柴官彬觉得,就是“多打几套衣服、再多做几条彩龙”。

专家点评:让非遗带给传承人更多收入,不失为一种让非遗在新环境下继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必须注意把握好“商品化”的度。

合什手工面:

产业路能走多远

3月27日,合什镇一处作坊,几排2米多高的木架上挂满了细如发丝的手工面。屋子里,一对父子正在一个直径近1米、高约50厘米的大木桶里手工和面。父亲刘启湘,62岁,是宜宾县级非遗项目合什手工面传承人。“一桶面两个人一起和,要半小时。之后还要抻面、发酵、扯面、晒面,36个小时不间断生产,做出来的面才好吃。”刘启湘说。

在合什,这项非遗已传承300多年。如今,赶上镇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老手艺走上了产业之路。刘启湘关掉自家小作坊,和儿子一起进了镇上一家手工面专业合作社。

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面条细如发丝,绵软鲜香,很受消费者青睐,逢年过节,买面还得提前预订。“我还接到过从北京、上海打来的电话,让我给他们寄面,邮费他们出。”合作社社长刘俊说。

不过,合什手工面的年产量非常有限。“全镇一年能产400多吨。”刘俊说,他一直想扩大产量,但招不到工人。

专家点评:手工面制作工艺决定了它不可能批量生产,一旦引入机器,就会失去最具价值的特色。要让非遗健康发展,必须要在现代化生产和传统技艺间找到平衡。保持非遗的生命力,要切忌为迎合受众而随意改变非遗原貌:最本真的非遗才能体现出文化价值,一味迎合、模仿只会给非遗带来不可逆转的文化损伤。

新闻推荐

宜宾县大学生助学贷款一次申请

本报讯(朱俊聪记者向朝伦)宜宾县2014年度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将于7月启动,记者近日从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今年起,该县简化助学贷款流程,不再每年度都要申请,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大一新...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宜宾非遗 在与村落共生中寻找传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