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龙华,位于屏山县西北部,山环水抱,风土清嘉——
大龙溪、小龙溪、细沙溪日夜奔流,滋养生灵;老君山、八仙山、黄花山、五指山,苍苍翠微,巍然守望;珙桐、四川山鹧鸪、大熊猫、白鹇等多种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悠然栖息,安居乐业……秦汉以来,此处即有人居,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因建“龙华寺”,从此得名。
2010年7月,龙华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世界第一大立佛:藏着未解之谜
提到龙华,不能不提八仙山大佛。
此行正是秋分时候,海拔800余米的八仙山仍是满眼苍翠。茶园的山茶花微吐娇蕊,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则似白雪如飞絮,远看像野百合花园。深呼吸,只觉得吸入了满腔的绿。
龙华古镇的文化“达人”陈长春,是屏山县龙华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干部,今年50岁,生长于斯,专注研究古镇文化32年,自诩每年爬山不下百趟。八仙山中,哪株野杜鹃花开得最艳,他也心中有数。
从古镇上山,石梯蜿蜒陡峭,沿途山泉淙淙相伴。快到山顶处,有一个碧幽幽的池水,上有“滴水观音”,陈长春告诉我们,从前的香客对上山朝佛很看重,头天要沐浴更衣,爬山爬到这里已经大汗淋漓,正好山泉水汇成一潭清澈的“净水池”,香客便可在此净手洗心,就算洗去尘垢,可以朝佛敬香了。
他们要朝拜的,就是当世第一大立佛——八仙山立佛。这座丹崖上的立佛,高32米,通体丹红,何人所建,何时所建,已不可考,只能推测,是建于明代。
深山古佛,有很多传说和未解之谜。陈长春一一道来:
大佛没有普通佛像的高肉髻,也非两耳垂肩,而是两耳招风;颈上没有三道颈线,头像是直接放在肩上的;按照佛教的仪轨,佛像不戴手镯的,但这尊佛戴着手镯。另外,它的腰上系着短裙,似农村妇女烧火做饭时的“围腰帕”。陈长春猜测,大佛的原型来自他们心目中的某个人。
大佛“无脚”,下方却有多道规则圆孔,应是修建时搭厢的厢架孔。有人猜测,大佛是因战乱或其他原因,所以未完工,也有民间传说称,“修脚”就是“洗水”,易遭水灾,故大佛双脚至今隐没在绿树荒草中。
大佛造型有点“不伦不类”,这让它有了独树一帜之美。仔细端详,大佛腕中有小树野草,似佛扫青松,俨然是为龙华人默诵祈福,护佑全镇安宁,不失宝相尊严。
西南边陲古镇:客家、兵家,融合多种文化
龙华古镇本是明代一个小小的驿站,为过路商旅、行人提供吃饭、歇脚的幺店子。但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数百年间,它一直都是边陲要塞和兵家重地。
据《屏山县续志》载,龙华背负老君山,早年“夷匪猖獗”,据山为巢,乡民深受其害。清咸丰元年(1851年)为平土匪骚扰,在龙华镇置平安营都阃府,一旦发现土匪扰民,都阃府马上调兵围剿。
龙华镇的居民,祖辈多是“湖广填四川”而来;咸丰元年建都阃府后,其驻扎官兵也来自全国各地,因此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带着各自的口音、口味、家风、习俗,在这里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如百川归海,最终汇成了丰富厚重而又与众不同的龙华风情。
就这样,龙华从最初的幺店子,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拥有诸多庙宇、商肆、住家的繁华场镇。
龙华一首山歌是这样唱的:“……馆子出在正街上,新街子冉家开槽房;黄家开的糕店铺,醪糟出在三官楼;糍粑出在凉桥上,棕儿粑凉糕漏子糖;白米摆在大庙上,要买盐巴顺河场;草纸码在新街上,小栅子刘家开炮房;沈家开的案桌铺,彭家又在开染房;余家开的缝纫铺,饶家又在开栈房……千门万户生意好,六市三街广财源;买金贩锦人如蚁,争名夺利只为钱………”
歌声悠悠,道尽龙华的饮食、风物,也唱出了百余年间的繁华富庶。
新街上冉家大院是典型的前店后堂结构,过去是前面开店,后面住家。院里的邹大娘说,这里曾住着十几口人,现在多数年轻人已经出外工作,只在逢年过节才回家一趟,满满当当坐满两桌子。
冉家院子也是龙华古镇的缩影。从明朝建镇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每逢一四七赶场天,老街上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人们相邀而来,接踵摩肩,几十家各具特色的店铺竞相开业,客似云来。有个老人怀念地告诉我们,他还记得春节置办年货时,“人那个多哟,小娃娃们遭人挤起走,可以脚不沾地。”
如今来到龙华,品味的不是繁华,而是岁月沧桑。
在青石板路曲径通幽处,总觉得随时会有商家、士兵们从历史深处走出,讲述一段故事,留下一声叹息。
依山就势的老街:
处处有故事和传奇
龙华古镇山环水抱,建筑布局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依山就势,山、水、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街道座东向西,从河岸向山顶汇聚升腾,寓意“紫气东来,步步高升”。
如今龙华仅剩顺河街、正街、新街、豆腐街等几条老街,呈三角形,总长度为600余米,十多分钟就能转完一圈。街边房屋多为一楼一底的小青瓦,新街的屋子不新,正街的老屋不“正”(已经倾斜得非常厉害),已成为古镇笑谈。
但就是这些生着青苔的老街与旧屋,一步一留痕,处处有说头。像某栋老屋,木门板一隔,外表平平无奇,但屋内就是罕见的“屋中茔”。楼上住家,楼下便是“湖广填川”来的老祖先坟墓。祖先的灵魂与现代人共处一室,没有忌讳,也见证了龙华独特的民风。
陈长春一边走,一边为我们指点,哪里是曾经的百货店,哪里是收藏店,哪里又是兵营,哪里是酒肆饭店旅社……现在繁华落尽,打更楼无人打更,“掌柜房”没了掌柜,寨门失去防御功能,咸丰年间的兵营破败,曾经的龙华寺剩下天王殿,已经变成便民服务中心……青壮年劳动力多已外出打工,镇上多见的只是老人与妇孺,但曾经的商栈、酒肆、坊铺、茶馆,面貌虽有改观,但仍然清晰辨认出故时陈迹。
在古街上行走,还能看见一口口方形石水缸,探头一望,里面青苔累累,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年月,这便是储水防火用的“太平缸”,别处已不多见,又让人啧啧称奇了一番。
龙华古镇的靖虹桥又名“风雨桥”,原建筑为光绪十四年(1888年)知县谭酉庆会同平安营都司蒯鹤年监修,蒯鹤年是安徽人,廊桥便是徽式建筑,大小龙溪河交汇于此,流入岷江。走在古街老街上,坐在风雨桥上,均能听见溪声奔腾如雷鸣。
这奔流万年的水流声,也是响彻岁月的跫音。
晚报记者 张新 刘长宾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华荣)笔者近日从屏山县地税局获悉,截至月6日,该局共组织入库基金收入万元,完成收入任务的.%;其中残保金万元,同比增长%,增加万元;工会经费万元,同比增长%,增加.万元。今年,屏山县地税局努力克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