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彝族服装更完美的头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雷波的三棱岗彝族头饰。 霓彩云裳。 衣帽在山水的映衬下更加风情万种。
■雷波位于凉山、乐山、宜宾、云南昭通中心,彝族头上的装饰深受各地文化影响,独具特色。
■在打扮方面,汉人脚,藏人腰,彝人头。
■彝族头部的妆扮,具有独特的含义,妇女能表现出婚姻、生育、地域等信息。
文 /图 余忠涛
在雷波工作了几十年的我经常在雷波的彝族聚居区下乡,真切地感受到了彝族头上装饰的文化内涵,彝人头上的装饰真是风光无限。
雷波县地处宜宾、乐山、昭通和凉山州交界地带,彝族服饰受多种地域文化的影响,别具特色。雷波彝人的头饰种类比较丰富,头帕和帽子各具妙处,真是风光无限。在传统的头饰上有很强的标识性,表明这个人的居处和人生阶段,据说在旧社会还能表明此人的社会等级。
笔者的一位彝族朋友曾说过:过去,从一个彝族女人的头饰,就能看出她是什么地方的。是与金阳、昭觉县接壤的卡哈洛的,还是与昭觉、美姑县相连的瓦岗、三棱岗的,或者是与宜宾屏山县、乐山马边相接的西宁的?妇女是否生育过?从打扮的华丽程度还能看出家境。但处于飞速发展的现在,传统服饰的标识作用已经减淡,而表演和礼仪的作用却逐渐在增强。
瓦盖头帕:青春浪漫妩媚
未生育的卡哈洛青年彝族女子戴的是瓦盖头帕,用数尺黑布或深蓝布折叠放在头顶,前部和脸面齐,后部翘起并且突出,顶上用粗大发辫压住。要是这女子没留长发,就要用假发辫来压。瓦盖上下两面颜色不同,通常是一红一黑或一红一青。千层顶帕又叫千层瓦盖,弯曲的形状真像屋顶的瓦,衬托出脸庞的曲线美,更显彝家女子的妩媚多情。
西宁未生育的彝家女青年也戴瓦盖头帕,也用发辫压住,但用的是一块方帕,头帕的后部下垂。因为简便、美观,这种头帕更受欢迎。有人说,由“复杂”变“简便”,很可能是受到了宜宾、乐山等附近汉族的生活和文化影响。
大盘帽:雍容端庄威严
据彝族朋友介绍:雷波育后妇女不像其它地区的彝人戴荷叶帽,而是戴大盘帽。大盘帽用竹篾条做成圆盘,用黑布绷上,下面收拢成小口,套在头上。大嫂、大婶、祖母们带上它,显得雍容华贵,端庄又威严。
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受相邻其他民族的影响,促使雷波彝族头饰也多多少少地发生了改变。大盘帽也渐渐被年轻媳妇抛弃,40岁以下的妇女平时根本不愿意戴大盘帽,只有在过年过节、参加婚庆等重要场合才能看到大盘帽的风情。
哈帕:古朴典雅大方
雷波未生育的女子戴哈帕,不戴瓦盖。简单的哈帕,是用一块花边黑色方型帕对角折成三角巾,从前额向后围,别住,就成了古朴典雅大方的哈帕。
比较复杂的哈帕,又大又高,向上翘。内有硬物撑起,帕内上方有一弧形长条布袋,袋里塞上荞麦壳,横放头顶,用带子和发辫编在一起,再用帕子包在外面。帕上绣花,银饰点缀,给人高贵感。
英雄结:彝族男人的英武
彝族男人的服饰不及女人的丰富多彩,也不及女人的婀娜多姿。
彝族男人的头饰,最具标志性的就是闻名遐迩的英雄结。中青年男人的英雄结细长一尺左右,斜挑在头帕一侧,年老男人的英雄结则相对短粗,给人庄重和沉稳感。很早以前,英雄结是用布条缠绕一个椎状的发髻而成的,现在只是头帕的一部分,与头发无关,就是帽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仍有部分彝族男人留着发髻,叫天菩萨,很神圣,外人不可触碰,否则将打酒赔罪。据专家考察,天菩萨至少历时有1600多年了。
英雄结是雷波彝族男人头上的妆扮。当地彝族男人的耳朵也挂饰品,蜜腊珠就是常用的一种。
新闻推荐
近日,“行游汶川系列活动之龙溪乡‘杀年猪·坝坝宴·晒太阳\’”活动在联合村拉开了帷幕。活动还迎来了艺术团和联合村村民的羌族歌舞表演。《请来汶川我的家》、《打青稞》、《云朵上的羌寨》、...
屏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屏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