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专家、市民和基层卫生官员热议分级诊疗
嘉宾:
李富宇: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国家二级专家
张崇宾:屏山县卫生局局长
严唯刚:成都市民□本报记者 石小宏
分级诊疗制度将在今年的10月起在四川省全面实施,这项改变人们就诊模式的制度有什么样的好处?医生、管理者和患者,对此各有什么样的看法?记者近日邀请了三位人士进行对话。
据病情分级让重病患者有效治疗
故事:9月17日上午是华西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李富宇教授的门诊时间,和往常一样他不到8点就来到了门诊室,此时门外候诊的患者早已排起了长队。从早上8点到中午1点,李富宇没有片刻休息地看完了35位门诊患者。尽管十分忙碌,但李富宇教授知道,和医院其他专家一样,每天35个号仍不能满足患者就诊,还有很多需要他这样的专家诊断的患者挂不上号。
记者:作为国家二级专家,你如何看待分级诊疗制度?
李富宇:太有必要了。以上午的门诊病人为例,至少有4成患者其实是不需要像我这样的专家来诊断的,他们有的就是普通胆囊炎,像这样的病在县医院就可以诊断和治疗。华西医院是全国一流的医疗机构,这里有很多各科的专家、教授,他们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排得上号的,他们需要解决的是高难病症。
现在华西医院的专家号源非常紧,如果常见病患者再占去一部分,就会有部分重症患者可能看不上病。尽管现在医院采取了重症优先的措施,但那不是治本的办法。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有的重度肝癌患者等了10多天都没办法挂上号,只好到低级别的医院去治疗,结果是该到华西医院的没能来,可以不到华西医院的却挤占了资源。所以,我希望通过分级诊疗,根据病情层层分级,让真正重病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式。
记者:作为普通市民又怎么看?
严唯刚:对分级诊疗,我绝对赞同。前一阵我父亲身体不适,就去了一家附近的二级医院检查,怀疑是肺癌,为了让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我准备为父亲在华西医院挂一个专家号,但一周时间也没能挂上号,而且就算挂上了号,住院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如果通过分级诊疗能让大医院解决大病,小医院解决小病,那我父亲应该就能在华西医院挂上号了。坦率地说,以前我有病也是去大医院,觉得没什么,反正就是多花点钱,当我真正碰到事了才知道,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也许我所挤占的就是另一个重病号的就诊资源。
首诊在基层对县级医疗是考验
故事:9月21日中午12点,宜宾市屏山县卫生局局长张崇宾乘飞机前往杭州,他是去参加第二届中国农村卫生大会暨第四届县市卫生局长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他将就屏山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大会发言。两年前,屏山县针对卫生人才流失等进行了大胆改革,采取“县招乡用、乡招村用”等身份留人的办法,吸引了大量的卫生人员到基层,并建立起县管乡、乡管村的医联体模式,解决了基层有病没人看、有病看不好的困境。
记者:实施分级诊疗后,基层将承担起重任,作为边远贫困县的医疗卫生体系能保障群众健康吗?
张崇宾:群众的首诊在基层,这对县级医疗是一个考验。这两年,屏山县在医疗卫生的多个方面进行改革,过去卫生人才是最大瓶颈,现在招得来、留得下,过去只有1人的卫生院,现在都有了充实的卫生人员。医联体的建立,使得县、乡、村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村有签约村医生,乡有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县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每一层都有协议关系,可以实现畅通的转诊。县医疗机构与宜宾市和省还有对口医院,群众有了重症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可以说,分级诊疗在屏山县实施是没有问题的。
新闻推荐
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带来更多“获得感”□人民日报记者王明峰洗车、当服务员、上山采蘑菇……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藏族娃朗色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四处打工。在近4年打...
屏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屏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