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山和水》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通过本课学习,主旨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近日,我先后上了三次《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次教学是借班移位教学,因学生未进行前期准备,教学效果不好。第二次教学在本班试讲,学生按照我的要求进行了相关前期准备,但基本都是网络下载的导游词。课堂上,虽然学生们介绍了很多美景,其实孩子们并没能真正体会到家乡的美在哪儿。
第三次教学我修改教案后,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去体验家乡的美:
情境一:小导游赞家乡山水
老师演“游客”,对“这是大江边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很怀疑,学生作为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孩子根据自己的了解,在老师适时点拨与鼓励下,大多能说出景色的美。以“听说你们这儿有座美丽的翠屏山”“有个地方我真想去看看———三江口”等引导,使学生介绍家乡的指向性更强,师生的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
情境二:讲哪吒故事,寻哪吒踪迹
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特别是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而且还是动画中的经典人物。孩子们听得入神,感受到小英雄———哪吒的美丽人格:为民除害,敢担当。
情境三:诗歌会
先读读别人所写,再改填诗歌。“家乡的山”可以改为“宜宾的山”,也可以改为“宜宾的翠屏山”,让学生们直接表达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三节课后,我深深感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该课程的教学应在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创设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获得情感与知识的真实的收获。
新闻推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