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琪
采访施医生很“难”,她所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以下简称宜宾市二医院)临港院区,要进入实验室大楼前,得全身换上防护服,在专人带领下在相距不到100米的同一层楼里穿过七道指纹门,才能见到她。
除夕之夜,就是这个神秘的实验室所有工作医生经通宵达旦奋战,完成了第一例核酸检测。此后,他们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检测工作模式,他们的工作离新冠病毒只差了一件防护服的距离。
施医生,名叫施绍瑞,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是宜宾市二医院检验科遗传分子组分子检测实验室骨干成员,他们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各种病毒检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这个检测实验室承担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确诊检测,而宜宾市能够承担此重任的全市仅两家,一家是宜宾市二医院,另一家是宜宾市疾控中心。其中,宜宾市二医院承担了全市五个区县呈送的病毒核酸样本的检测工作,
早在1月20日,当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在武汉爆发,宜宾市二医院就开始全面启动医院部署防疫工作。安排医院检验科主任聂滨带领科室成员摸索核酸检测的条件,寻找科学检测方法,同时迅速成立了由施绍瑞任组长、共12名骨干医生组成的核酸检测小组。主任聂滨也是小组成员之一,大家迅速分工立即投入“战斗”,为随后正式开展的核酸检测工作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1月24日开始,这个实验室开始24小时全天候上班。刚开始,防疫服紧缺,为了节省装备,施绍瑞和其他医生换上防疫服后,中途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一天下来,浑身大汗淋漓,防护服完全湿透,脸上勒出了道道血痕。
起初,这个检测实验室是在宜宾市二医院总院,由于总院医护人员多、患者出入,为了保证医护人员和所有患者的绝对安全,2月9日,医院将检测实验室搬到了临港分院一幢尚未启动的大楼,这里无一名病人进入,除了涉及检测工作的医生,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整个检测实验室严格按照规定设施了重重“关口”,从进入第一道门起,要进入离此不到100米的最核心的标本分析室得穿过9道指纹门才行。因为涉及的工作是直接与“病毒”打交道,在疫情期间,她一方面要工作,另一方面又要“自我隔离”,不能回家,只能住在外面临时的宿舍里。
施绍瑞有两个儿子,大的9岁、小的年仅1岁,她家就在宜宾城,开车只需20多分钟,但从1月27日到3月10日,在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没回过一次家,与那些奔赴武汉一线驰援的医生一样,只能以医院为家。
这期间,为了让施绍瑞每天都能看到两个孩子乖巧的样子,丈夫在孩子们的卧室安装了一个摄像头,教牙牙学语的1岁儿子每天对着摄像头叫“妈妈”。
施绍瑞空下来时,也和两个孩子对对话,每当看到他们手舞足蹈的样子,听到他们“咯咯咯”的笑声,感觉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宜宾“清零”后,疫情形势向好,3月10日,离家1个多月的施绍瑞第一次回家,1岁的儿子懵懂地看着她,又指着摄像头的方向喊妈妈。在孩子的眼里,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妈妈”。霎那间,泪水从施绍瑞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3月31日,记者穿上一级防护服穿过七道门后终于见到了施绍瑞。幸运的是,当天她没在标本处理间,是在扩增室处理工作,否则,记者得穿上最高等级的三级防护服,再进两道指纹门才能采访到她;或者就等上七八个小时等她出来。
记者注意到,整个检测实验室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没有窗户和阳台,全靠抽风机抽风。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施绍瑞和她的同事们在疫情爆发期间每天要在这里待24小时,即使是现在也要待10多个小时才能出去。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下,施绍瑞和同事们的工作并没有轻松。
截至3月31日零时,这个检测实验室已检测标本上千人次,平均下来,他们每天要检测标本30多人次,最多的一天他们检测标本上百人次。
新闻推荐
黄小琼的面馆店位于宜宾城区咸熙街的一个小巷子里,50余平方米的店铺后面是工作间,店铺内摆放6张小桌。虽然只是一个小店,房...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