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气温骤然下降,蜀南竹海也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天寒地冻,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人体处于一个潜藏阳气的状态,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因此,冬季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记者走访了宜宾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其兰为我们如何健康度过寒冬支招。
衣着:要风度更要温度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张其兰说,在冬季要特别注意对人体易受寒邪侵袭部位的保暖,如头、胸腹背、脚。尤其中老年人,更要加倍注意身体保暖,以免引发疾病的各种并发症。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研究发现,在气温为15℃时,如果不戴帽,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散热量的30%;而在4℃时,散失的热量占总散热量的60%。而冬季不注意头部的保暖,还可能引发鼻炎、头痛、感冒、三叉神经痛等。因此,冬天出门时选一顶合适的帽子戴上,十分必要。
冬天风寒侵袭人体,胸腹背往往首当其冲。胸腹背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27%,皮肤血管分布较密,散热迅速。特别是背部,中医认为“背为阳中之阳”,总控人体一身阳气,一旦风寒之邪通过背部经脉而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就会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各种疾病,如腰背痛、咳嗽、腹痛、消化不良等。所以,冬季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强胸腹背部的保暖,有助于抵御寒冷,减少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冬季里,脚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局部粘膜抗病能力下降,使人容易发生感冒、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冬天人们要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勤走动,以促进脚部的血流畅通。每天晚上坚持热水泡脚,也是养生的一个好习惯之一。
饮食:虚则补之,寒则温之
寒冷的冬季会导致体热的散失比其它季节明显增多,机体为维持体温在正常水平,会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能量物质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因此,冬天的饮食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20%为好,摄入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鸡蛋、乳类、瘦肉、鱼类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特别适合老人、产妇、儿童等。脂肪含量太多的食物则不适合老年人食用。另:成人冬季补水一般每日不应少于1500-2000毫升,同时要特别注意饮水的温度,建议水温为25~30℃。
冬季饮食忌生冷,建议趁热食用,晨起还可喝热粥,如各种肉粥、八宝粥等,以养胃气。晚餐宜节食,建议吃七成饱。
张其兰指出,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冬令进补应注意养阳,可适当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但是“滋补”也要讲究“辩证”和“适量”。 中医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众所周知,人参是滋补上等佳品,但要讲究适量。不可一次过量适用,冬至刚过,很多家庭“炖冬进补”,由于过量,有的人便出现了阳气过度抗盛,出现口干舌燥、失眠、脾胃功能失常等症状,到医院来咨询就诊。因此进补,并非是冬至一次性大进补,而是根据个人体质,分次进补,缓缓进补,最好是到医院咨询医生,辩证施治开补方,切忌盲目进补,以免适得其反。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对于冬季的“食补”,可选用羊肉、狗肉、牛肉及鳝鱼、鲤鱼、鲢鱼等肉食;配以白菜、韭菜、香菜、大蒜、白萝卜等蔬菜,荤素搭配,以火锅混煮的方式趁热食用;体质虚弱的人士,在医师的指导下还可添加肉苁蓉、山药、枸杞子等同煮,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富有养生价值。
居室:保暖莫忘通风透气
冬季来临,寒风凛冽、侵人肌骨,人们自然会衣着重装,抵御风寒,或在房中避之,中医认为这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此,冬季居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15~20℃左右。特别是老人的居室,冬天更要保暖,如室温过低,老人容易因受寒而诱发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严重后果。
当然,长时间的门窗紧闭,可能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不新鲜,导致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的浓度上升,因此,适时、适度地开窗通风,提高氧气浓度、排出废气是必要的,同时,可让阳光照射进来,以增加室内负离子的含量,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新。
运动:科学合理形式多样
冬季,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筋脉收缩而挛急,导致屈伸不利,这是冬季手脚发僵的原因。因此,为保持气血的流通,冬季更应注重身体的锻炼———它可使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身体产热增加,使锻炼者感到身体温暖,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研究发现,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12倍。
当然,冬季锻炼需要注意:运动时间:建议在太阳升起气温回升后(9点至10点)或在日落前2小时(下午4-5点)进行锻炼。根据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决定锻炼持续的时间,青壮年1小时左右,其余根据性别、年龄、机体状态等酌情调整。
运动量:冬季锻炼开始之前,需要事先做好热身活动,如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热身活动可包括慢跑、徒手操等,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即可进行健身运动。而无论采取何种运动方式,运动量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从运动的时间、运动后的心率或某一动作的计数来控制运动量。如:普通人每天可步行30-60分钟或每天散步8000-10000步;也可慢跑至最高心率达到170-年龄,如:一个45岁的中年人,他慢跑时最高心率可达到170-45=135/分钟,最好不要超过这个心率。
重点人群:
老人小孩保暖防流感
老年人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老化,因此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老年病的发生逐年增加,冬季也是老年病的高发季节,如:脑卒中、骨性关节病、糖尿病、哮喘、老年风湿关节炎等。所以老年人在冬季要格外注意身体的保养,以免老毛病复发,引发并发症。
张主任建议老年朋友每天应分配好自己的生活。增强正气,合理饮食,做到少食多餐,少糖少盐;饮食合理:分配一天的摄食量;避免劳逸过度,可进行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的调养。
其次要注意情绪平和。有的老年人在打麻将或下棋时,情绪激动,突发脑溢血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偶有发生。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老年人要放宽心,少为儿女的事操心,经常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
对于老年人锻炼身体,切忌不能过早晨练,在冬天起居遵循早卧晚起,等云开雾散后,再出门做一些适合的养生运动,出门前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警防受凉感冒。运动方式可因人、因地而异,灵活掌握。慢跑、球类、跳舞、滑冰、长跑、武术等均可作为冬季锻炼的方式;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等;老年人则宜选择散步、太极拳等。
当下正处流感季节,儿童因免疫机制还不够完善,往往容易成为流感侵袭的对象。近段时间,很多幼儿园、中小学都出现了流感一片倒,一旦有人患流感,一个班便20来个孩子感染上。对于孩子一定要多运动,合理饮食,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一定要保证睡眠,生活有规律,增强抵抗力。
目前,有的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对于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张其兰提醒,人到中年,一定要重视体检,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一旦发现问题,在疾病的萌芽状态进行早期干预,介入治疗。中医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科学理念。“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新闻推荐
晚报讯12月29日下午,九三学社宜宾市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纪念九三学社宜宾市委成立30周年大会、九三...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