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记者从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三年来,宜宾两级法院对被执行人共纳入失信名单10205人,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动车及限制其他高消费33390例;下一步将完善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动惩戒机制,强化打击“拒执”行为的力度。
宜宾两级法院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进行惩戒,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后,解除限高消费措施7698人,退出失信被执行名单2696人,完善了“有进有出”的信用惩戒与修复机制。对恶意逃避执行、转移隐匿财产、不按规定报告财产的被执行人,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力度,共罚款189.4万元,拘留872人,以拒执罪、妨害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判处刑罚15人;市法院和辖区10个基层法院均有判处拒执犯罪的案例,其中1件被执行人报复伤害法官亲属被判处刑罚的案例入选四川法院典型案例。
下一步,宜宾法院将完善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动惩戒机制,强化打击“拒执”行为的力度。发挥“信用中国”本地子网站的作用,加强联动协助单位的网络对接与信息共享,将失信名单、惩戒措施嵌入业务流程,自动识别、自动拦截、自动惩戒。重视公诉和自诉两种手段并用,加大对拒执犯罪行为的制裁力度,对不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财产、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适用罚款、拘留、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形成威慑和警示效应。对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因“执行不能”而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尽力进行救济,彰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据悉,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宜宾市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办法》,规定了11大类42项具体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出境、购房、投资、高消费、招投标、授予荣誉资格等进行限制,逐一明确了惩戒措施的责任单位和任务清单。市委政法委牵头,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市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18家增加至25家。市委宣传部、市法院、市发改委、银监分局联合搭建全市信用惩戒与曝光平台“信用中国”宜宾门户网站,定期发布信用红黑名单和失信守信典型案例。
晚报记者 黄平
新闻推荐
□彭世宏暑假带上孩子外出旅游,是当下很多家庭的“标配”。但同样是坐飞机到北京、上海、广州或昆明,宜宾不少家庭却舍近求...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