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凌
“牛皮癣”是文明城市治理问题中的一个顽疾,不仅在宜宾,全国各地都有,群众深恶痛绝却无可奈何。当前,宜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街道社区、各单位组织了不少工作人员、志愿者清理小广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治标不治本,往往是刚刚清理了一批,新的又贴上了。
治理乱贴违法违规小广告是有法可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都有相关规定。过去在新闻报道中常有其他城市采取停机处理、“呼死你”、行政处罚等治理办法,宜宾也应该学习、借鉴和探索有效的方法治理它。
笔者发现,这些小广告既有服务类的租房、开锁、清理下水道等,也有违法的办证、贷款,不胜枚举。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留下了醒目的联系方式,绝大多数都留下了手机号。
笔者认为,抓治理,首先是要抓源头。发布小广告的目的是盈利,只要通信运营商切断小广告发布的联系渠道,再多的小广告都失去了意义。有关部门要及时核实、取证,鉴定哪些是违法内容,哪些是违规发布,将这些违法违规的小广告联系方式抄告通信运营商,对其进行停机处理。
其次是加大打击力度。对不接受处罚和进行清理的发布者,要加大打击力度;对违规印刷小广告、制作相关工具的,要予以打击;对利用清理行动诬陷他人的要追查到底,不能给违法犯罪留下空间。
再者,还可以发动和依靠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网站,提供便捷有效的举报方法,发挥社会的力量,让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全体市民都积极参与。实名有效举报应予以适当奖励,提高群众的积极性。
同时,要畅通正当的发布渠道,对群众需要的一些生活服务类的信息,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等要设立一些规范的信息发布栏,在那里张贴相关信息,满足商家和市民的需要。
新闻推荐
晚报讯今年秋期,宜宾市六中将把游泳项目正式列入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游泳这项技能。该校因此成为川南第一所将游泳列入校本课...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