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扫码付费购物。本报记者 牟科 摄
刷卡,成为市民购物付费的重要方式。
“一机在手,走遍城乡。”如今,已经习惯手机支付的市民,回忆起钱包鼓鼓甚至是凭票购物的那些年代,恍如隔世。不少人表示,已经习惯随时付款,也能随时收款的便捷消费方式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改变,支付方式也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凭票购物:票证保障基本生活
“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凡是吃穿用的都必须用票购买。”市民袁少华说。当问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支付方式,家住钟鼓楼附近的袁少华思绪飘得很远。他一边小心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票证,一边告诉记者。那几张票已经泛黄破损,折痕处泛着白,但币值仍清晰可见。壹市两、五市斤……袁少华特意保存着这几张票,留下那个凭票购物时代的印记。尽管后来搬了几次家,但袁少华一直收藏着这些票证。
“粮票、布票、油票、烟票,基本生活用品都要票。”袁少华说。那时候一般居民每月有25斤粮票,读书到初中的有32斤。
袁少华说,那时粮票又分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出行很不方便。有一次,袁少华去宜宾出差,时间比较急,没来得及换好全国粮票,泸州粮票用不了,吃不上饭,最后幸亏朋友接济才不至于饿肚子。那时候的粮票就是生存的保障。
现金支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只用现金就可以买东西,当然比凭票购买方便多了。”在滨江路散步的王思碧也是支付方式变化的见证者。
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现金取代票证成了新的支付方式。王思碧以前做过生意。顾客东西买得多时总是揣着鼓鼓的钱夹前来,东挑西选后,从包里拿出钱夹,一拿就是好多张钞票。王思碧接过钱,手指沾点儿水,一张一张地数。核对钱的数目正确后,王思碧笑呵呵地招呼客人下次再来,客人便拿着买好的东西,喜滋滋地离开。
王思碧说,那时候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一个人坐在火炉边数钱,边数边笑,然后乐滋滋地用布包上,等钱积少成多了再拿到银行存上。王思碧说,怀揣200元大钞,生怕一不留神就被人偷了去,得用布包裹好几层,揣在贴身衣服里或者压在箱底。
扫码时代:手机就是最方便的钱包
步步高超市门口,李云芳的女儿正在教她使用刷脸支付功能。“时代在变化,我们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社会。”李云芳说。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科技、移动通信、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刷卡消费、手机支付、刷脸支付,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逐渐代替现金支付。大大小小的摊贩都摆出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方便顾客扫码支付。
“现在出门很多人都不带现金了,只要有手机就行。”步步高超市的工作人员冉燕对现在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深有体会。从凭票购买到现金支付,再到如今移动支付,人们的支付方式慢慢变成“一部手机走天下”。身上不带现金,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一种常态,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中老年人的支付观念。
改革开放40年,支付方式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是人们幸福指数提高的有力见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胥思伟)为做好2019年春运安全工作,宜宾市交通运输部门已下发《关于做好秋冬季节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通知》,对全市交通...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