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宜宾籍运动员邹敬园在亚运会、世锦赛上夺冠,张峻锟在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亚军;多年来,宜宾向省队、八一队、国家队输送多名人才;数届省运会,宜宾体操金牌总数保持第一……
如今的宜宾体操事业,正走在通往梦想的大道上。对此,宜宾市业余体校的李小兵和余强师生俩感触颇多。
■ 金牌教练团队
40年前,宜宾的体操训练还不系统,成绩也不够理想。时任宜宾地区体委副主任谢树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在省体工队任助教的李小兵,因为表现优秀,被谢树端慧眼识马,一下相中。谢树端到省上要人,表达了发展宜宾体操事业的迫切心情。
“当时考虑到可以回来照顾父母,而且回来可以为家乡培养体操人才,为家乡体操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于是,1976年,在宜宾体操缺人之际,李小兵回来了,并随即在宜宾地区业余体校挑起体操培训的重担,成为第一个从专业队回宜执教的体操教练。
“还记得当年,李教练又教男队,又带女队,一会儿教教这个,一会儿指点指点那个,招呼着一大群小朋友,累得满头大汗。”余强当年是李小兵的学生,曾经的场景他仍历历在目。对此,李小兵笑笑说:“当时人年轻,还累得下来。”
多年来,在党委、政府、教体部门和体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李小兵倾力于体操训练,培养出不少体操人才。在他的第一批学生中,潘建伟现在是山东省跳水中心主教练,董光权现任德阳市体校副校长。同时,宜宾还往省上输送了一批体操教练。
余强是李小兵第二批学生中的佼佼者。当年的余强成绩优秀,后来留在省专业队任助教。李小兵向省上要人,于是,余强也走上了老师的路,于1995年回到宜宾,帮李小兵分担教练工作,并很快成为顶梁柱之一。“老师的精神激励着我,我也希望为家乡作贡献。”余强表示,有老教练带着,年轻一代教练的路也走得相对顺利,宜宾越来越留得住优秀教练了。
这些年,李小兵的学生乔宪明、范宁飞,还有余强的学生林夏等,也都纷纷回到宜宾执教。加上从自贡邀请过来的教练谭自莉,一个体操教练团队在宜宾逐渐形成。如今,这个教练团队已成长为了金牌教练团队。
■ 那时硬件有点“硬”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体操学生,余强对那个时候宜宾体操训练的硬件条件记忆犹新。那时,宜宾没有体操房,体操训练只有一个棚子,泥土地面,上面铺了两三层牛毛毡;练体操用的是棕垫和帆布垫;自由体操场地则是由一平米见方的塑料块拼成的,上面铺一层帆布。
“在上面摔打是疼的。”余强说,下雨时体操棚会漏雨;冬天体操棚冷,教练就带着大家到一个小棚子里练,小棚子空间小些暖和些,“但练体操始终是快乐的,条件再差,大家也乐此不疲。”
后来,宜宾有了体操房。同时,靠着一部分自己购买,一部分省上赠送,逐渐有了儿童体操训练器械,并有一些泡沫皮垫了。
后来的后来,宜宾购买了标准体操训练器械和幼儿快乐体操训练用整套器械,并在体操房装上了空调。
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操管理中心将国家队“退役”的一套成人标准训练器械赠送给宜宾体操队,更成为宜宾体操队的珍贵“家当”。
■ 如今成绩也很“硬”
1978年,宜宾历史上第一次拿到了全省体操比赛男团冠军。之后,宜宾几乎每年都能夺下全省体操男团冠军。
1984年,宜宾第一次在省运会上夺得男团冠军。之后的每届省运会,在体操男子团体、单项,女子单项等比赛中,宜宾总能收获一堆金牌。在近三届省运会上,宜宾都拿下了所有体操项目约五分之二的金牌。
多年来,宜宾通过体操训练,向相关项目技巧、跳水、滑水等输送了不少人才。在这些项目中,宜宾籍运动员都获得过世界冠军。2006年,宜宾增加了艺术体操项目的训练,如今艺术体操小将们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年,宜宾还源源不断地向省专业队、八一队、国家队等上级专业队输送人才。目前,宜宾籍运动员邹敬园、程冉、程再、李鸿颜在国家队训练,张峻锟、汪宇航在八一队训练,在省专业队的宜宾籍运动员人数就更多了。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宜宾党委、政府和教体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宜宾体操的教练配置、人才引进、人才选拔和培养等工作不断优化。尤其是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更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促进了宜宾体操的大踏步发展。”李小兵说,“40年宜宾体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进步让我们非常兴奋,能与时代共同前进也令我们十分欣慰。”
新闻推荐
晚报讯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为使干部职工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具体历程和带...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