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委党校课题组
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确立的“565”总体谋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强的拉动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府持续引导
理顺发展会展经济的体制机制
一是尽快出台会展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按照四川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结合宜宾实际,尽快出台宜宾会展业发展规划。规划要统筹考虑会展业的链条延伸,同时要统筹会展业规划与城市、交通、产业等规划的协调。出台会展业发展相关政策,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扶持会展业做大做强。二是增强政府的推动力。强化市贸促会在会展经济组织、规划、管理、协调、监督、研究、指导等方面职能。三是建立会展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分解目标、强化考核、奖惩,使全市形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培育市场主体
推动会展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尽快成立会展公司。采取合作的方式,与国内知名专业会展公司共同组建宜宾会展公司,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二是搭建各类平台。争取相关研究院在宜宾设立研究基地,开展会展经济研究。成立宜宾会展行业协会,开展企业资质认证、协办各类会展活动等。三是注重培养会展人才。有计划地引进有技术成果、有产业项目、有行业权威等优势的会展高端人才。市贸促会和会展公司通过办展、参展的方式积累实践经验。与省内及周边地区相关培训机构合作,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
挖掘特色资源
打造宜宾特色品牌展会
一是以酒文化为主题做好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的差异化发展。深入挖掘酒文化,依托四川理工学院宜宾校区·白酒学院、四川白酒产业研究院、五粮液酒文化博物馆等机构,进一步深入挖掘、展示宜宾酒文化。二是以宜宾早茶为主题做好国际(宜宾)茶业年会的差异化发展。打响“宜宾早茶”地理标志品牌,做足早茶文章,使早茶成为茶业年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三是以“竹之美”为主题做好竹产业展会。区别于周边地区的竹文化节,从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博物馆、影视基地等方面挖掘展会主题。四是以“味之美”为主题做好宜宾绿色食品展会的差异化发展。按照全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对宜宾的定位,以及宜宾“8+2”产业发展,谋划举办中国(宜宾)绿色食品(产品)博览会,每年确定不同的主题,大力提高宜宾燃面、苦笋、凉糕等特色食品的知名度。五是以“新之好”为主题做好宜宾新兴产业展会的差异化发展。依托全市新兴产业,按照“成熟一个,展览一个”的思路,以精品展览+高峰论坛、新品发布会的模式,促进新兴产业与展会良性发展。
全力争抢办会
提升宜宾会展经济竞争力
一是争取举办长江经济带研讨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临港开发区国家级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邀请全国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举办长江经济带类高端学术研讨会。二是争取举办港口物流类合作论坛。依托宜宾港,以及与宜宾港开展合作的上海港、南京港、重庆港,在宜宾举办港口物流类高峰论坛、合作论坛、大型会议。三是依托丝丽雅集团、天原集团等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围绕丝丽雅集团、天原集团在各自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等,举办行业类发布会、高端论坛等。四是依托首批全国特色小镇——李庄,争取举办系列高端会议和论坛。继续扩大李庄抗战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的影响力,在规模、知名度、品牌度等方面继续提升。五是争取各类巡回会议或年会在宜宾举办。与相关机构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主动捕捉全球、全国、全省的会展信息,积极寻找会展商机,争取各类有关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在宜宾举办。
市区协同发展
构建宜宾会展经济圈
一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近期可围绕临港国际会展中心,加快盐坪坝长江大桥建设进度,加强星级酒店、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临港会展经济圈;长远谋划在高铁站周边建立能快速集散的大型会展商业圈,带动区县会展业发展。二是突出会展与产业的联动发展。在谋划会展活动时,要紧紧围绕全市“8+2”重点产业开展,“以产带展、以展促产”,实现会展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三是合理规划市域与县域空间功能。市域主要举办全市性的、大型的展览和会议,县域主要举办具有县域特色的各类消费展、节庆赛事展、民俗风情展等。四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会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关企业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会展的线上管理。同时探索网上虚拟会展。
“学习贯彻十九大·争做学习标兵”主题征文
■宜宾市委宣传部主办 ■宜宾日报社承办 投稿信箱:ybrbllb@163.com(宜宾日报社理论部)
■宜宾日报社承办
投稿信箱:ybrbllb@163.com(宜宾日报社理论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宇)观红高粱美景,赏宜长兴风光。7月19日,翠屏区第六届高粱文化旅游节在牟坪橘香小镇举行。活动现场,鼓舞《龙腾...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