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5成健身卡“休眠”
张女士在宜宾某事业单位上班,经常伏案工作,很少运动。为了增强体质,预防职业病,去年5月,她和几个同事在南岸西区某健身房办了张年卡。张女士告诉记者,截至今年3月,快一年时间里,她去健身的次数不超过20次。也就是说,这张卡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而一起办卡的同事中,坚持锻炼者寥寥无几。“当时想着花了钱,总会坚持下去的,没想到会这样。”张女士无奈地说。
采访中,记者得知,不少健身者和张女士一样,因为一时兴起办理了健身卡,兴奋期过后,就将健身卡打入“冷宫”,一个月都难得去健身房一回。
爱好健身的陈先生,连续3年都在戎州大桥附近的一家健身房锻炼。他告诉我们,每次去锻炼,看不到什么熟面孔。“很多人见过两三次,就再也没有来过。”陈先生说,健身这种既消耗体力,又考验意志力的活动,需要找同伴一起练,一个人很难坚持。
南岸西区一家健身房的工作人员透露:最近几年,来办健身卡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是办卡之后,大部分人不能坚持,一年只来报到几次。这样的“休眠卡”占了5成左右。
记者走访宜宾城区的多家健身房发现,几乎每家健身房都有休眠卡存在,甚至有的顾客办卡后就来过一两次,再也不会出现。
那么是否有长期坚持锻炼的顾客呢?小孙表示,有,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比如一年的会员卡,大多数都是一开始每天固定时间打卡,后面每周来一两次,再后来直接不来了,一般这个时间在3个月左右,每天能来的都成了健身达人。”他说。
原因:
会员意志力不够 健身房低价揽客
办健身卡都是为了健身,但交了钱却让卡“休眠”的人却各有各的原因。
6日晚上8点多,记者来到南岸西区的一家健身房,此时正值健身的“热点时间”。偌大的健身厅正在锻炼的人也不少。当被问是否能坚持每天来运动时,不少人连连摇头。
正在健身的曾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所以最近一个月还是第一次过来健身。曾先生说看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办了年卡,平日里不爱运动的他也一时兴起,办了张健身年卡。然而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曾先生来健身房的次数屈指可数。
“本来是和朋友们一起来健身的,她们都没坚持,我一个人没意思。”从事媒体工作的小李说,当初办健身卡想的是工作之余来健身减肥,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每次下班自己拖着疲惫的身体根本不想动,更不想再来健身房。“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办健身卡,没有一张坚持下来的。”小李说,最近她打算把手上的年卡转让出去。
工作繁忙,意志力不够强也是不少“休眠卡”持有者提得最多的理由。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消费者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健身房之间打价格战也是一大诱因。
健身房为了招徕会员,一些新兴的健身房不惜低价办卡,甚至一度出现了几百元的年卡,为了套得更多资金,他们还怂恿会员办理长期会员卡。但是,长期会员卡常常成了“休眠卡”甚至“死卡”,而当消费者发现手中的健身卡已成为“休眠卡”时,却发现办卡容易退卡难,便造成“休眠卡”泛滥。
健身房:
抵触“休眠卡”
提醒会员坚持
“花费一两千块,去过几次就不去了,也太浪费了”,某健身中心的私人教练王先生认为,这是一种资金和资源的双重闲置。面对许多休眠卡的顾客,许多健身房工作人员都表示无奈。
虽然会员对于锻炼存在一定的惰性,但是南岸西区某健身房负责人却表示,“休眠卡”的大量存在,主观上讲这是健身房的责任,“虽然一般人会以为,健身房肯定是希望会员交钱后尽量少来,这样才可以减低成本,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他解释说,在外界看来,健身房都希望有很多休眠卡的客户存在,但是恰恰相反,健身房投入是一次性的,主要针对附近2.5公里半径内的客户。由于客户固定,流动性小。出现休眠卡,就意味着这位会员将不再会续卡,健身房就损失了稳定的客源,对健身房的长期发展不利。
“我们其实很抵触休眠卡,会员长时间没来健身,客户经理会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了解原因,提醒会员前来健身。”南岸东区一家健身房负责人称,目前大部分健身房的收入都来自会员费,还有一部分来自私教。损失会员就相当于少了收入来源,而健身房每天的运营成本还是存在,所以健身房更希望会员能够长期来锻炼。
对策:
理性办卡
养成健身习惯
如何避免健身卡“休眠”?宜宾市消委会有关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在健身之前先问问自己能否坚持下来?如果健身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是否会中途放弃?“如果迟疑,那么还是要理性消费。”该工作人员说,许多人办健身卡中途放弃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看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休眠卡一族’都有健身意识却没能形成健身习惯,大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忙碌程度等实际情况,办理最适合自己的健身卡。”一位资深健身教练告诉记者,不让健身卡“休眠”,除持有者需要坚定自己意志外,健身房也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加强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引进新的健身设备和教程,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对健身者的吸引力。
已经坚持健身多年的张女士认为,要解决“休眠卡”的问题,健身者可以喊上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这样,锻炼起来不枯燥,有氛围,还可以相互督促。同时,健身房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实力,运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健身者的实际需要,从提供给会员正确的管理和指导以及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才能有效留住会员,避免“休眠卡”的泛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玉霞)昨(10)日,四川省宜宾市“螺丝钉”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公益联盟启动仪式在国网宜宾市江南供电公司举行。市委副...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