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琪 陈根
发自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因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6月22日凌晨,“宜路向南 丝路花开”采访团一行刚进入这个城市,便感到阵阵凉意。
依托良好的气候,六盘水每年夏季都会举办国际马拉松、文化节等各类大型赛事和活动。201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0.49亿元,同比增长60.8%,旅游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在这一点上,六盘水与“中国白酒之都”宜宾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宜宾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把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等诸多美誉。
六盘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邓杨说,宜宾和六盘水旅游资源丰富,两地可以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南向发展上,共同打造宜宾—六盘水旅游带,实现共赢。
期待携手 产业转型优势互补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锌等3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0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
未雨绸缪,近年来,六盘水不断优化和完善发展定位,全面创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力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立足煤、做足煤又不唯煤,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017年,该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7.5%,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4.5%,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20.02%。
六盘水以北,长江之头的宜宾,也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第一台“宜宾造”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相继下线,随着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宜宾,第一台“宜宾造”汽车也即将下线。
六盘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邓杨说,六盘水与宜宾互补性很强,发展空间广阔,希望以川滇黔十四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为平台,共抓国家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机遇,强化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下转第四版)
宜路向南 丝路花开
——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宜宾出发
新闻推荐
◎宜宾晚报记者叶晓姝文/图6月15日,“智享生活,驾驭未来”GoFun宜宾上线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在莱茵春天门口举行。首批投放50...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