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时光荏苒,岁月嬗递。欣闻《宜宾日报》已复刊30周年,作为《宜宾日报》的忠实读者和与之结下了15年深厚情谊的我,倍感喜悦,深表祝贺。论语云:“三十而立”,《宜宾日报》从复刊到现在,30年漫漫风雨的成长之路,即将迈入下一个征程,中间诸多故事,而我和它的故事,说来是一段缘分。
小时候爱读书看报,加之知识渠道来源不像现在这样多元化,所以父亲订购的《宜宾日报》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从上边了解国计民生、新闻时事,洞悉城市发展的动向,还能看到百姓生活的生动展现,跟随《宜宾日报》的步伐,我对宜宾这个城市的熟悉和情感也更加浓厚。但那时日报离我还远,因为没有更多的交集,纯属一个积极读者满足于看报的爱好。直到2003年,我投身了家装事业,因为工作的缘故,平常接触的都是咱们的父老乡亲,如何做好家装、如何服务好百姓是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而《宜宾日报》在这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像一见如故的好朋友,突然点拨了我。日报传递的就是民声,亲近的就是百姓,何不从日报上面的信息聆听百姓的心声,收集他们的需求呢?就这样,我和日报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爱关注民生栏目了。
当然,随着城市发展和百姓文化需求的提升,《宜宾日报》在内容选择上也不断优化调整,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巧设专栏等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既实现了在党报的平台上积极报道宜宾时事政治,切实反映百姓生活,同时扎扎实实地以宜宾文化为纽带,传播宜宾的人文特色。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大家都关注楼市的时候,日报专门开设了楼市专版,并以犀利、深度、有价值的特点一度成了日报的一大亮点。还有后来的装修专版,以实用性服务装修的业主,我也幸运地在这个版块上通过方案解读、装修知识等形式为宜宾百姓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分享。
不得不说,《宜宾日报》让我得益最深的是其办报的态度:权威、公正、理性、务实。凡是以事实为依据,秉承理性、良知的态度,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内容,一直发挥着新闻战线排头兵的积极作用,我想《宜宾日报》经过30年依然深受百姓的喜爱,也正是源于此。这对我做企业、做品牌触动很深,同样,诚信务实、做百姓口碑、成为行业的标杆,通过这些正向的推动,才能让一个企业被人尊重。
如今,面对自媒体空前发达,网络媒体异军突起,信息爆炸,舆论舆情传递一日千里的时代,如何能文而化之,广而告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当是所有办报人深谋远虑的关键。从这点看,《宜宾日报》做足了准备,一如既往地守住了传统报纸传媒阵地,并在坚守党报底线的同时,在某些版面操作上大胆地突破传统思维桎梏,作了一些相当有益的探索,以及创办金江网,数字报刊及APP读报,运营宜宾日报及长江27号微信公众平台等,还有组织读者进行系列文化活动等,于政务、于人文、于情理,尤其难得。
《宜宾日报》历经30年发展,树立了自身的特色和权威,下一段旅程一定会更美好,值此纪念《宜宾日报》复刊30周年之际,我祝愿《宜宾日报》越办越好,继续讲述宜宾好故事、传递百姓最强声!
宜宾日报复刊30周年
我与《宜宾日报》的故事
新闻推荐
晚报讯“齐聚古镇诵经典翰墨飘香咏翠屏”昨(21)日,2018年宜宾市“书香宜宾悦读戎州”全民阅读翠屏区宣传推广活动在李庄镇拉...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