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霞 本报记者 刘墨
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各类精神疾病,犹如一个个潜伏在人们身体内的隐形“恶魔”,摧毁着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影响着人们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雷威博士,长期直面各类心理和精神疾病,期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让更多人获益。
坚守科研梦想
研究成果获肯定
“80”后的雷威是宜宾人,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阶段都学习心理学。硕士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攻读精神病学博士;2015年,他毕业后加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成为助理研究员。
当前,关于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精神病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各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及最有希望获得突破的方向,是国内外各大专业研究机构最重要的发力点之一。目前,雷威的研究主要从大脑结构、功能和生化代谢等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认知神经机制。
2017年,雷威的研究工作终有所获,以他为主要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课题——“精神分裂症奖赏预期加工异常的多巴胺机制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该研究拟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考察精神分裂症奖赏预期加工异常的DA机制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对于理解精神分裂症预期加工异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推进阴性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雷威认为,这项优秀科研成果背后,离不开科室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科研团队的通力合作与执着探索,团队成员还包括:助理研究员陈晶博士、刘可智主任、郑文璐医师、黄朝华医师,以及李念、武国英、李再芳三位硕士研究生,每一个人都为科研付出了无数努力。
疏导心理障碍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作为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除了科研工作外,雷威每周定期到门诊坐诊,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近年来,雷威经常在门诊接诊一些青少年患者,尤为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雷威在门诊接诊过一名病人,一名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是单亲家庭孩子,父母离异后与母亲一起生活。他从小目睹父母关系的破裂,加上后来父爱的缺失,对他影响巨大,时常出现焦虑症状,情绪波动比较大,常常对母亲发火,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也会一个人暗自伤心。在五六次疏导后,他的一些症状有所改善,情绪得到一定控制,也开始试着照顾母亲。雷威表示,这个心理咨询案例现在还未完全成功,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研伉俪
学海情深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雷威与妻子陈晶在校园相识,2015年,两人攻读完博士后,一同来到酒城泸州,从事精神疾病科研工作,他们是科室有名的“科研伉俪”。如今,他们的爱情结晶已经呱呱坠地。
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在工作上也是“夫唱妇随”。两人同在一个科室,研究的专业方向也是一致的,让他们之间有了很多共同话题,虽然两人也会为一些学术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激烈的争论,但在共同的探讨中,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引进的第一批科研博士,在雷威、陈晶夫妻以及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科研工作从无到有,到如今的小有建树,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未来他们将携手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友莉“我们园区建设速度很快,响应着‘临港速度\’和‘宜宾速度\’,这也是宜宾市委市政府、临港对智能终端产业的支持,才能实现这么快的发展。”近日,说起格莱特在宜宾的发展,宜宾格莱特科...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