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据本地媒体报道,宜宾一名贫困大学生叶波放弃了无偿接受爱心人士为他筹集的助学金,选择了无息借款的方式。写好学费借据,背负上一份责任,但叶波很认同这样的资助方式,因为这样的帮助让他有了偿还别人爱心的途径,“家里虽穷,但还是要自立自强、有骨气。”叶波也在协议中承诺,学成归来,要将所学回报社会,并且在有能力时,建设家乡、孝敬父亲、尊敬亲人。
贫困学子能不能被关怀,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爱心;而贫困学子如何被关怀,则反映一个社会的温度和智慧。笔者很欣喜地看到,作为一名贫困生,叶波选择拒绝旁人无偿的爱心资助,以借款的方式,承诺在日后用自己的能力转换为价值用于偿还和感谢。这样的自信,这样的骨气,值得尊重,令人佩服。
人穷志不穷。贫穷从来都不是可耻的事情,贫穷应该被正视和面对,贫困学子的自尊更应该得到外界的理解和尊重。而面对叶波的选择,爱心人士的回馈是理解、尊重和赞许。其实,对于贫困者的救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就应该保持最起码的尊重和谨慎的态度。
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些寒门学子而言,最大的温暖就是尊重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严和理解。换言之,得体的资助何尝又不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好的资助也应该秉承其精神。通过一种得体的、更人文化、人性化的方式,给予被资助者需要的帮助,并将这种“温暖”继续传递,鼓励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气节,让被资助者以回馈的形式,将国家、社会、校园对他们的关爱反射到周围,形成积极健康的氛围。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宜宾监管分局 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