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强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四川骨科专委会委员,市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脊柱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及各种骨折的修复重建。对老年各类骨折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妇女,骨质疏松逐渐加重。骨质变差了、伴随老年人容易跌倒、可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表现在脊柱、髋部、腕部骨折等。很多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痛了能熬则熬,还有的人认为吃点钙片,多运动,多嗮太阳就在补钙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唐强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会延误病情。骨质疏松症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所以需要到正规医院经过专科医生的检查才能制定治疗方案。
问: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外伤(不超过站立位高度)即可发生的骨折。在临床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于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腕部(桡骨远端骨折)。
问: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营养因素
已经经发现青少年时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接相关。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因此,想要改善和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注意补钙,补钙可以吃点钙之缘片,它含钙量高,特别添加有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补钙效果好。也可以吃点含钙高的食物牛奶、酸奶、紫菜、海带等。
二、内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
三、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相关。
四、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问:得了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该怎么办?
答: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目标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外科处理基本原则:(1)对全身健康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作出正确评估,确定外科治疗指征。(2)治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降低并发症、早期离床、早期康复的目的。(3)治疗方法的选择宜适应对老年人预期生存年限作出的评估。(4)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尤其是骨的质量。(5)外科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提高骨质量,防止再骨折。
问: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答: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新闻推荐
△3月19日晚,参加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的国内外嘉宾、茶企代表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宜宾市金丝楠木茶文化木雕博物馆,详细了解了宜宾的茶文化、木雕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在茶文化博物馆特色展区,通过...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